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马云谈东西方文化:欣赏和尊重不同,还要有文化自信

2016/12/2 19:41:08 来源:IT之家 作者:远洋 责编:远洋

12月2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香港出席《南华早报》中国年会时畅谈“一带一路”、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融合。面对现场逾300位中外商界领袖、政策制定者及投资者,马云提出,“一带一路”更多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更要带着共享、普惠的思想帮助别人。

当天的《南华早报》中国年会以共话“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为主题,马云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角度作闭幕演讲。

马云首先谈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认为,300年以前是东方文化输出的时代;近300年来,对中国来说主要是西方文化输入。但是中国文化非常独特的一点,就是用欣赏和尊重来观察“不同”,并且学习和赶超。

马云称,“一带一路”就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希望为全世界做的一件事,“不仅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经验,更分享对世界的看法,挑起对世界的担当”。

不同于其他嘉宾从经济学角度切入探讨,马云认为,“一带一路”更多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

“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妨碍融合。你说是东方好,还是西方好?我认为东西方都很好,关键成功者不是纯讲东方,也不是纯讲西方,成功者一定是东西合壁,互为欣赏。”马云举例称,一个企业要走向全球,必须基于本国强大的文化连绵不断地成长起来,一个国家也一样,中国要真正参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必须分享东方的文化,尊重西方的文化,去任何国家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带着爱商(LQ)去帮助别人。

马云提醒国人,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同时,我们要有文化自信。“每个国家企业,都有强大的文化作为背景。中国企业要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根基。”

他还对全球化作出了新解,称全球化和国际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全球化讲的是格局和境界,国际化讲的是能力。国际化可能要懂点英文,全球化事实上不需要太懂英文。“全球化要有全球的担当,全球的视野,非洲小国的疼痛都跟我有关系,你要有这样的境界,‘一带一路’就是全球化。”

最后,马云还谈到了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他认为,未来30年,新的技术革命会导致世界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挑战,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必须要学会把自己的技术、资源和能力普惠化。如果不把这些技术转化为社会的动力,社会的麻烦就会很大。

当天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南华早报》中国年会还邀请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等众多嘉宾出席。

以下为马云《南华早报》中国年会演讲实录:

当东方遇见西方

马云:下午好,我用中文讲,因为有些观点,我早上在矛盾是用中文讲还是用英文讲,但是后来看看这里华人多,我就用中文讲,我觉得翻译会比较难翻译,我自己也不知道有些话怎么翻译。我还是想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尽量讲得慢一点,如果有问题也可以Q&A,谢谢大家来参加SCMP的论坛,我坐在下面,“一带一路”,我也考虑了很久,自己想了不少办法,一直在努力,特别是在杭州的G20期间,我们也推出了自己想的eWTP一系列的想法。今天早上听了特首、董建华先生以及很多专家学者的交流,我也在关注整个会议的讨论。有不少的想法,我觉得“一带一路”,我的理解,我们中国人跟美国人有的时候有很大的差异,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美国人把自己想干的事情说成是全世界的事情,我们中国人给世界做成了很多事情说成是我们家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是吃亏在这里,我有时候跟美国人讲话,他有时候就是自己想干这个事情,但说得很伟大似的,人类必须这么干,不这么干就不行。我们中国人做事情觉得应该为人类做很多贡献,但是我们说着说着说得不行了,“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担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世界对中国是有期待的。原来中国的经济非常落后,国家的经济实力都比较差。所以大家对中国没有什么期待。但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对中国是有巨大的需求,也有巨大的期待,世界希望中国担当起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担当起世界责任的机会,也是中国希望为全人类做一些事情。但是“一带一路”根本不是什么转移中国过剩生产力,如果这么讲我们玩完了,如果这么想,我们更麻烦了。我给朋友的东西一定是自己最好的,你不能把家里用不了的东西分给别人,麻烦就大了。所以我觉得中国其实很了不起,在300年以前,东方文化是世界上最繁荣的,这300年来西方文化做得不错。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全球化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全球化,中国发动的丝绸之路。过去三五十年是美国化,是工业时代,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他用了自己的方式方法进入了全世界,把工业化推到了鼎盛。

但是到了今天,世界经济贸易的不平衡,新技术的产生,新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必须要做一些对世界有贡献的事情。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把我们“一带一路”当作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当作中国参与制定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加透明,如果是这么做的话,“一带一路”就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而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初衷。如果以前的全球化,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是以获得资源,廉价劳动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为主的话,那么我肯定相信未来的“一带一路”所发动的,所引起的全球化,应该是为当地创造就业,为当地做一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为当地的经济繁荣做出贡献。如果我们这么去思考,我相信“一带一路”才是真正21世纪了不起的,中国分享经济成长的经验,中国更要分享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中国要挑起世界的担当。所以,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么做“一带一路”,我们这一代的人,我也不小了,但是我觉得年轻人会以此为骄傲,我们也会像美国人一样真正为人类做事情,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我们千万不能为自己做事情,但说是为人类。

东西方的文化是有巨大差异的,我认为“一带一路”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交流,才有可能带来经济的交流。东西方文化是有巨大差异的,大家也知道我们东方人,中国人见面是问你吃饭了嘛,西方人是问天气好不好,这个原因是中国人饿太多了,最关心的是你饭吃了没有,农业社会的问题。但是西方人说天气好不好,你们想过没有,这个在中国,在亚热带地区善于种粮食,西方北温带一带是打猎为主,打猎很重要的一点,天气好才能打猎,所以他们对天气很关心。第二,打猎是需要团队合作的,种田是不需要团队合作的。所以种田不能说王家和李家很好一起种田,没有这种机会。所以东方人的团队合作历史上相对来讲差一点。我们的作战能力也差一点,西方打猎,游牧民族为主,我参加以后才明白打猎,整个作战能力,从打猎到后来抢夺,到今天发展成为足球的发展都很有道理,是团队。我们国足连香港队都踢不过,想想看就是有问题的。人家是11个人踢得像1个人一样,我们是1个人踢得像11个人一样。东西方文化还是有差异的。

但这个差异并不妨碍其他事情。中国的文化从资本投资上也一样,中国人花钱为自己买东西非常小气,但是买股票很大方,没脑子地冲进去,但是为自己买点东西特别小气。西方人刚好相反,买股票极其小心,但是为自己买东西大手大脚。这就是我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

美国人老是担心万一中国搞大了会不会有一天也来控制世界,其实这中间有很大很大的文化差异。我前段时间在美国跟一个西方比较大的媒体高管们交流,大家谈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们讲得特别有道理,这点挺佩服,我看佛经看不懂,但是看《圣经》非常懂,我听得非常有道理。最后我问他们一句话,请问在座所有的高管,有谁看过中国的儒释道,道家的一篇文章?儒家的一篇文章?《论语》有没有看过一篇?没有。《道德经》有没有看过一篇?没有。我说我看过《圣经》,看过之后我懂得了尊重,我懂得西方文化跟我们的差异,他们的强项和我们的弱项。如果你都不了解其他人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从哪来,你凭什么说人家一分钱不值。大家说伊斯兰教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我说看过《古兰经》,没有的话凭什么去说人家。黑白相争,东方思想道家黑白相融,黑不一定是坏的,白也不一定是好的。东方讲究回避冲突,我小时候只要在外面打了架,不论我是否打赢,我爸都先把我打一顿再说,这是中国历来以来教育的东西。而西方是讲究冲突中解决问题,所以看足球,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的个人技术都很好,不讲团队,只讲个人技术不错,但是到了禁区的时候,进不去了,射不进,原因是我们怕冲突,一撞就退。所以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在冲突中解决问题,怎么可能这个世界有不冲突呢?所以我们民族除了团队意识中需要在冲突中解决问题,“一带一路”怎么可能不冲突?全球化怎么可能不冲突?

中国的运动很有意思,我们的大球,球越大冲突性越强,小球就搞得很好,中间有一张网我们搞得更好。所以只要有规矩中国人还是做得不错的,连排球都搞得很好,只要人与人之间不碰撞,这中间没有对错,只是我们怎么看这些问题。中国的道家哲学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是讲究改变自己,中国的儒家思想讲人改变自己适应这个社会,中国佛家讲究改变自己的行为顺应内心的发展。儒释道三家哲学并没有出现对抗的思想,或者是一定要当领导。当然儒释道不是为了领导,如果你做企业要讲领导力那就要道家无为思想,请记住无为思想不是不作为,而是明知道没有结果仍为之,儒家思想讲究规矩,讲究社会阶级的管理,所以管理大型企业必须以儒家思想的体系,如果你企业做得非常大,你没有佛家思想四大皆空思想你怎么做得大?我可以讲企业越大麻烦越多,我以前一致认为老板做大了以后每天就是抽雪茄和沙滩,没有这么一回事。唯一雪茄和沙滩是在佛家思想里面去享受。西方的拳击以打倒对方,中国的太极哲学思想以不伤人而致胜,太极把人打伤了是低手,所以在商业竞争中如何让人家知难而退,我们真正的竞争很有意思,对抗性的竞争已经是下策,而让对手根本不知道怎么杀进来那叫高手。

所以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我受益匪浅。我十几年前跟日本的企业家交流才发现,他们讲得头头是道,后来因为学语言的关系,我看了《圣经》之后,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销售书,条例之清晰,讲得你特别感动,其他的不听,听上帝的就行了。我们佛家讲究悟就麻烦了,每个人的想法、境界和能力不一样。所以我的看法,有些东西我们是很有道理,中国的文化里面,所谓文化自信是不能自负,要自信,满清倒塌之前是文化自负,太自负了,被打垮以后我们又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啥都不是,西方啥都很好,其实也未必。我觉得上兵伐谋,作战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的战略是什么,决战于庙堂之下,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几个决定,当年有几个重要的决定我是到寺庙去开的,在菩萨下面讲打打杀杀,讲赚钱,讲多少利润多庸俗,想想怎么去帮助别人,超度世界,帮助更多人,做事情就会好很多。但是打打杀杀,出战之前你必须要明白为什么去做,你必须想到中国担当起责任,你这个企业到其他地方去能够做什么事情。

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带一路”我个人认为是全球化,全球化讲的是格局和境界,国际化讲的是能力。我们很多人讲的企业能力和个人能力讲的是国际化,但是全球化是全球的担当,全球的视野,非洲小国的疼痛都跟我有关系,你要有这样的境界。国际化可能要懂点英文,全球化事实上不需要太懂英文。毛主席懂英文还是尼克松会讲中文?1972年这两个了不起的人做出了人类最重要的全球化的格局布局,影响了未来多少年的东西。有时候我想一想,那时候尼克松1972年来到中国,假设毛主席1972年去美国看一看,你觉得会怎么样?有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对世界问题的看法,全球化,“一带一路”必须有全球的格局,那就是全球化。但是你自己的企业出去的时候要有国际化的能力。

另外一个,中国和西方另外一个很大的区别,我只是讲讲我自己的看法,我想讲严肃的话题太累,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当中国非常独特的东西,中国是用欣赏和尊重来观察不同,并且学习和赶超,这是我们东方文化。一个美国的官员跟我讲,如果中国当老大的话怎样怎样,我说放心,汉民族不在于打仗,在于太极的化,你过来慢慢把你搞成跟我们一样,我们没法攻击,我们汉人讲究君子动嘴不动手,嘴巴讲得很厉害,真正动手的时候到一边了,我慢慢潜移默化地改变你。你今天看看中国很了不起,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比较浅薄的。人类成功以后往往以为自己都是对的,过去300年西方是知识驱动的,300年以前东方是智慧驱动,何为智慧和知识?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智慧?我个人粗浅的理解,聪明是看见别人没看见的东西,智慧是看见当不看见。

大家想想今天中国了解西方还是西方了解中国?是美国了解中国多,还是中国了解美国多?我们先做一个比喻,如果你今天到纽约去,在街上找100个美国人,你说的10个中国城市他们全部晕倒,除了北京、上海以外,连杭州都不知道。你跟我讲10句中文估计找不到10个人,哪怕到哈佛去。但是你到北京、上海找100个中国人,你让他们讲10个单词都能说得很溜,连美国的事情也很关心,川普的事情每个人都懂,每个人都关心。很多美国人认为这就是世界中心,跟我们当年清朝有什么区别?但是美国有很多了不起的精英,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很多精英,真正的精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欣赏新的文化,不断改造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我认为真正的成功者都是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世界。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谬论”。你说是东方好,还是西方好?我认为东西方都很好,关键成功者不是纯讲东方,也不是纯讲西方,成功者一定是东西合壁,互为欣赏,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尊重去看的时候你会做好,如果你带着欣赏的眼光跟对手竞争的时候你会越来越强,如果带着仇恨的眼光不行。商业没有竞争多可怕,但是有人把竞争搞得很可怕,竞争是让对手越来越难过,我们很多人竞争把自己搞得越来越难过。竞争是很有乐趣的,所以要让对方跳,而不是自己跳。

过去300年以前,东方的智慧驱动,刚刚过去的300年是知识驱动,知识驱动,西方确实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我们认,我们学习,我们提升。东方的很多国家,如果没有过去两三百年科技的发展,人类知识的进步不可能的。但是人类不是300年,几千年的文明在知识科学出来之前,大家把科学也不能神化,我的观点是科学不是真理,科学是证明真理的,别把科学太神化,有些问题科学没有解释不等于不对。所以开放思维。

我还是要提醒各位,在东方里面,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东西,做生意到一定程度多看看佛家书对你是有帮助的,企业到一定规模儒家思想对你是有帮助的,然后你要想领导力请大家关注道家思想出奇制胜,这中间其乐无穷。我从日本、美国、俄罗斯这些企业家交流以后,一个企业要真正起来,必须基于本国强大的文化里面连绵不断地起来,你才能不断地成长。一个国家也一样,中国要真正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发展,我们必须分享东方的文化,而不是说东方文化,过去几百年来都是东方人来到西方,西方人来到东方,未来一定要东西方互相尊重,去任何国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事情,我觉得可能更有机会一点。

今天早上大家还讲到中国经济怎么样,中国的内需,我听了董建华先生今天早上讲的,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其实看法大家都不一样,在西方眼里面,经济如果下滑老百姓就不花钱了,东方人刚好相反。中国人是世界上忧患意识最强的,一有钱就存银行,50%的存款率。我们的钱都是以备为难之机用。现在中国的存款率那么大,经济即使不增长中国人都有钱花,美国人是花明天的钱,甚至花你们家的钱,中国人永远花自己的钱,这点我们要向西方人学习。所以在经济困难的时候,中国依然有钱可花,更何况今天6%的增长挺吓人了。我一直这么觉得,经济不可能持续增长10%以上,你在18岁以前每年长四五公分是可以的,长到一定程度长的是脑子,长的不是身体。中国真正的内需,中国强大的积累。有人讲中国的消费起不来,因为医疗保险制度等各个制度都不完善,所以人们有恐慌心理。真正的消费是只有好东西,确实吸引你,确实关注的东西,才是好东西,消费是被激发起来的。我从来没有听说一个国家要把医疗、健康、保险完美了以后再去消费的,更何况建立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机会。

我觉得中国从产品的数量走向品质的质量,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中国经济从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称之为实体经济,走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是必然的过程,是社会进步之需求。现在是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对立起来,实体经济如果以制造业为主,真正的服务性经济才是中国必须走向的方向。银行、互联网的一些东西只是服务产业里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你是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打掉。

所以我觉得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现在有3亿中等收入人群,但是我们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水平还是极其低弱。我们的消费人群,3亿,相当于美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再过15-20年左右,就是按照5%的增长,我们将成为拥有5亿中等收入人群,但是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太差。我们过去几十年来以投资、出口、内需这三驾马车,其实是两架马车,还有一架是被拖着走,因为出口中国政府有本事,基础设施中国政府有本事,要求各个银行把钱拿出来建路,出口补贴一下,一个政策就起来了,消费比较难搞,消费要从老百姓口袋里面掏出钱来,这个活政府干不了,这些活是我们干的。真正要干是市场经济。中国的商业环境正在走向好转,以前做生意,70年代靠胆量,80年代、90年代靠关系,靠资金,现在靠本事,那时候我们真没机会。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商业环境在走向反腐倡廉,我觉得中国共产党,两件事情很了不起,一是反腐,你们能找到一个国家反腐反的力度这么大的吗?中国历史以来,大家一开始觉得走走过场就过去了,越搞越狠。反腐是巨大理想主义。第二2020年全面脱贫,还有7000万人。中国13亿人口要全面脱贫,加上把反腐做成全世界的力度,这个党还是很了不起的,至少有相当大的理想主义。你别说一个国家反腐,有多少大公司能把腐败打得干干净净?你能够真正解决到你们家隔壁邻居的贫困问题吗?所以我觉得理想主义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拥有的东西,强大的文化底蕴,加上中国人善于学习,但是我们更需要有全球的境界去思考一下这次的“一带一路”跟过去30年巨大的差异是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不是问当地有便宜的工人嘛,当地有便宜的原材料吗?而是我去的话做什么事情可以给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是当地独特的价值没有的。你这样思考不仅会成功。

我认为做企业有三个关键,大家说情商、智商,我讲成功靠情商,EQ极高的人很容易成功,但是IQ一般不太高,因为聪明的人不太学习,所以IQ是保持不败,EQ是保持成功。大家想一想所有成功的创业者EQ极高,人性的问题把握得很好。但是你这个公司不倒必须有一批非常聪明,极其保守小心的人,一步一步,你要打垮他是很累的。一个优秀的将军不在于冲锋陷阵,而在于撤退的时候你是否把阵布好,冲的时候大家往前冲。所以我觉得情商和智商是保证一个企业成功的,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点是LQ,爱商,你没有爱商,你哪怕很有钱都不会得到尊重。做企业到一定的程度就是赚钱,有什么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们没有对世界有担当,没有这个LQ,有一天我们跟某些国家一样。我觉得LQ和EQ是有差异的,EQ是对人的了解,LQ是你对世界有大爱之心,大爱之心也不是滥爱之心,是有原则,有底线。

所以我觉得这是中国今天有的东西,我们有几千年的文化,很多香港的年轻人觉得大陆土了点,不管多土,过去30年,这样的成长全世界都佩服。这个成长绝不是光靠学几个知识,他有强大的文化背景,我以前也看不起这些东西,什么儒家、道家、佛家,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发现咱们家祖宗还真牛逼。知识是容易学习的,但是智慧是通过苦难得出来的。所以我们有好东西,我们善于学习,我们有大爱之心,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福利。

另外大家现在反全球化很厉害,全球化是多好的东西啊,是没有做完美。200年以前的全球化就是贸易政治化跨境贸易,是被几个皇帝决定的。过去的四五十年的全球化是被全世界6万家大企业决定的。过去的全球化是政府决定的,国家与国家之间讨论,我也认为WTO总干事,他要把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放在一个房间里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WTO的条规现在写得比《莎士比亚全集》还厚,有多少是关于贸易的?没有,他们不努力吗?他们很努力。我一直觉得贸易不仅仅是买卖东西而已,东西本身带着对方文明和文化以及价值体系。如果说今天发展中国家没有得到好处,年轻人没有得到好处,大批的小企业没有得到好处,假设我们完善一套体系能够让无数的小企业,无数的年轻人,无数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做跨境的贸易,你觉得全球化好不好?大家记住,200年以前的全球化就三五个国家,包括英国也一样,东印度公司,基本上就做生意,枪炮在后面,就是打开你的门做生意。

过去的四五十年6万多家大型企业以及他们所在的国家是最大的收益者。如果我们搞动1000万家企业做生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做跨境贸易,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今天的互联网是有这个机会的。我没有在这里给互联网做广告,但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巨大的变革。我中午吃饭跟他们讲全球化有一些行业,最早最牛的企业,最早的物流公司是什么?镖局,押货去了。到火车来了以后不需要镖局了。再后来轮船来了,然后跨国贸易,董先生家族。后来飞机出来了。我觉得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高速公路,我们浙江嘉兴,原来杭州到上海大概8个小时,中午一定到嘉兴停一停,逛一逛,这个城市就发展起来了。那时候说建高速公路,从杭州到上海2个小时,到嘉兴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以前湖州这个城市是码头最了不起的,货堆在那,有货就有钱,有钱就有人,变化了,河道没有用了,湖州就败了。胡雪岩就是湖州出来的。航海一样的道理。

未来是什么东西呢?如果互联网数据出来以后,包括今天购物的道理是一样,原来市中心百货楼密密麻麻的,现在出来淘宝、天猫以后,这些百货公司都没了,都在骂我们,其实跟我们没关系。假设有关系,你想想在市中心最贵的地段上,最昂贵的地价你建了一个仓库,你觉得公平吗?由于这些新兴行业出来,未来30-50年城市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城市的定位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任何一场技术革命都会对全球化,对贸易发生变化,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50年时间,前20年是技术公司的争论,后面30年是技术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应用。刚刚互联网过去的20年,全世界不好说格局完全定下来,但是我告诉大家基本定下来了。七八年以前,十年以前,互联网公司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没有一个企业活过多好时间的。现在全球大的互联网公司格局基本定了,要把这些公司翻掉有点难,这些公司要做好必须要学会把自己的技术、资源和能力普惠化。如果不把这些技术转化为社会的动力,社会麻烦就大。我不是危言耸听,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出现大量的就业失去,但是每一次技术革命又会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每次技术革命最大的挑战是制度的挑战,不是技术的挑战。

第一次技术革命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技术革命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技术革命,大家想想看,因为每次技术革命抓住的国家和没抓住的国家不平衡,只要出现不平衡问题就来了。所幸的是这次的革命跟前两次的区别,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把人的体能释放,第二次能源革命使得人类进攻的速度,飞机、大炮越来越远了,这次革命是大脑的释放,用数据来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人类没有共同的目标,人类就会自己打仗。只有共同的目标,就像香港一样,我们必须用香港的愿景,这样就不会打架。如果大家的愿景不一样就会互掐。

所以我想未来的30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30年,我们很幸运早上董先生讲,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年龄,新的技术革命,世界格局的变化,每个国家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很有可能你昨天很成功的人会变得很倒霉,我上次在乌镇会议上讲,大家知道有一个红旗法案,汽车最早是什么国家出来的?是英国出来的,英国搞出汽车以后第一个反对的是马车夫,特别生气,汽车来了,本来我们马车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马车夫是白领工人,那时候修皮鞋的是白领工人。马车夫抗议汽车,政府听着也有道理,这些就业怎么办呢?最后搞一个红旗法案,每个车前面要有人摇着红旗,汽车的速度绝不允许比马车快,如果超过,马车是30码,汽车是20码,如果一超过吊销牌照。30年的红旗法案,德国、法国学会了汽车,美国彻底把汽车拿过来以后完全开放,最后美国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红旗法案,今天听起来是一个笑话,但是今天有多少人在做?你要想改革,我们要想进步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没有人转型是不付出血的,是要疼痛的。这是我们这个国家,也是这个地区,世界经济的疼痛,我们避免不了,如果你想要有明天,也告诉大家,刚刚讲修皮鞋是白领工人,他们最生气是流水线出来以后,原来一双鞋很贵,流水线出来以后鞋不行了是换一双。所以未来的30年是我们非常疼痛的30年,未来的30年机器一定会比人聪明,这件事大家不要去想。汽车出来的时候,机器出来的时候一定比人的力气大,飞机出来以后一定比人跑得快,电脑出来以后一定比人聪明。电脑从来不会忘,插上电永远都能干活,没有情绪,它永远给你干,算得也比你快。所以我告诉大家这个时代的变革,过去二三十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会把机器变成人。这是肯定的。

但是人类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会找出解决方法,我们这帮人担心,孩子们不担心,永远是我们年纪大的人在担心,年轻人会找到方向的。不要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孩子们一定比我们聪明。人类是有智慧的,机器是有知识的,根据这个想法将来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后你再去教知识为主的死记硬背这个玩意麻烦大了,机器比你聪明,比你背得更快。所以你要干的东西是机器干不了的,琴棋书画,教和育是两回事,过去我们的教育差,中国的教是非常好的,请问中国教差,去哈佛考试谁考得过我们?我们的育很差,知和识是两回事情,学和习是两回事,我们过度关注学,没有习,所以教育的整个体系20年内必须发生变化,我们这一代人也许可以努力,但如果失去了,下一代的人思考问题就大了。我提出一些胡思乱想,不一定是对的,但是我自己其乐无穷地认为这是对的。谢谢大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软媒手机APP应用 魔方 最会买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