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18时44分,2016年的冬至节气准时来到。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立冬开始“万物收藏”,到达了极点时,冬天已然而至,故称冬至节气。
▲上图软媒时间截图,12月21日,冬至。
冬至日,雾霾退散,范围降水
从19日开始到昨天,全国进入了大范围雾霾天气,12个省市超过了百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受到波及。
今天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华南、江南等地将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东北地区中南部将有一次小到中雪过程,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或消散。
冬至起源
冬至又名“一阳生”,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自冬至日起,白昼渐渐变长,天地阳气回升,意味着下一个时间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节气,其起源来自于一次国家都城规划。
3000多年前,周公(姓姬名旦,中国商末周初儒学奠基人)用土圭(guī)法测量影子,测得洛邑(即洛阳)为天下之中心,周人依此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
国家社稷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西周洛阳的代称)明堂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选取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即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以冬十一月为正月。
▲土圭,最古老的计时仪器,构造简单,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及长短测定冬至、夏至。
由周到秦,直至汉代,以冬至日作岁首一直不变,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可以说“冬至节”是自汉代之后才有的,盛于唐宋,沿用至今。
地理意义
现代天文学测定,冬至这一天太阳公转运动至黄经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对北半球的照射角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因此,冬至也就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漫长的一天。就位于北纬40°的北京而言,冬至这一天的白天仅有9小时20分钟。
▲二分二至日太阳公转位置。
冬至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地球表面大气和水分能够存储一部分热量;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渐渐升高,大地每天散失的热量仍大于接受的热量,入不敷出;到了“三九天”,积累的热量到达了低点,此时就到了最冷的时候。
冬至民俗
周代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进行祭祀活动,《周礼》中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祈求消除国家中的荒乱,减少荒年和人民的死亡。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君王休养生息,百官不做公差,还要挑选乐师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表示庆贺。
唐宋时期,冬至不再是新年,但是冬至日和岁首重要性相同,即使是贫穷的人也要东凑西借,在这一天更换新衣服,准备美食,并祭祀先祖,官员在这一天也放假,就如过年一般。
冬至饮食
北方水饺
冬至这一天,不论贫富贵贱,人们都要在这一天吃饺子,有古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吃水饺这种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想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相亲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冻烂了,于是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在冬至那天发放“娇耳”医治冻疮。
张仲景将羊肉和驱寒药材熬煮,然后将其切碎,用面团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分发给前来求药的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百姓吃下这些之后,耳朵上的冻疮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制作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南方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南方尤为盛行,这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日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变成疫鬼,残害百姓,但是它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在这一天吃赤豆饭,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有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分层而蒸。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相约集中到祖祠,按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节祭拜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养生
饺子馅料搭配养生
饺子馅料的合理营养搭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用牛羊肉等热量高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做肉馅可补充热量,适当添加一些木耳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除了必需的肉和菜,大蒜也能起到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注意作息,保养神气
适当进行些户外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但应该在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这样做可防止阳气过度消耗。冬至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可以起到保养神气的作用。
最后,IT之家温馨提示,各位网友朋友们别忘了出门前看看天气预报,雾霾可能还没有散去,记得戴口罩;冬至了,也不要忘记和家人一起分享美味的水饺。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