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个月,马蜂窝这家并不算家喻户晓的OTA企业再次处于风尖浪口。
上一次是因酒店订单错误,马蜂窝客服建议用户从俄罗斯打车去希腊,最终以赔偿8万元打车费并公开道歉告终。而这次,被自媒体指责2100万条点评中85%涉嫌造假,舆论风波中,马蜂窝这次选择了起诉该作者。
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马蜂窝平台数据涉嫌造假的比例多少,以及马蜂窝员工和官方是否知情并参与了其中。显然,马蜂窝否认官方参与,将其归结为第三方商家的违规。
双方各执一词,究竟孰是孰非仍旧未知。不过此次风波也将OTA行业甚至UGC行业的数据造假问题放上台面,一方面是平台之间抓取数据的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新浪科技发现,OTA行业中刷点评和虚假游记攻略等已形成一条产业链,甚至明码标价:一个全新账号0.18元,抓取点评3元一条,原创点评4-5元一条,虚假游记低则50元一篇,高则300-500元一篇。
马蜂窝回应偷换概念?
在自媒体“小声比比”的文章中,作者称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马蜂窝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不过马蜂窝在官方声明中并未就这些关键数据进行正面回应,而是称马蜂窝的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78.91%,嗡嗡(旅行故事)占比7.92%,问答占比10.26%,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涉嫌虚假点评的帐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更是微乎其微,马蜂窝已对这部分帐号进行清理。
该自媒体作者梓泉认为,马蜂窝的回应中存在着偷换概念和避实就虚的问题。一是马蜂窝声明点评内容在马蜂窝整体数据量中仅占比2.91%,并未明确是点评的条数还是数据大小;二是马蜂窝称涉嫌虚假点评的帐号数量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很小,但这些占比较小的虚假账号却贡献了85%的点评。
除了双方的虚假数据比例问题的争论之外,马蜂窝员工和官方是否参与其中也是一个关键。
在自媒体“小声比比”的第一篇文章中,梓泉指出这些大量搬运虚假点评的账号却有着马蜂窝的官方背景,比如“问答小班长”系列账号,明确标示为马蜂窝官方账号,而马蜂窝方面则认为这是不法商家的违规行为,是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审查漏洞,并不存在马蜂窝员工有组织地抄袭。不过马蜂窝并未解释为何有官方账号参与其中,自媒体文章的数据提供方乎睿数据在后来的声明中指出,掌握了一些接管抄袭账号的马蜂窝内部员工的信息,但由于涉及隐私一直没有提及。
马蜂窝方面称,马蜂窝一直严厉打击游记和问答中违规广告的行为,平均每周处理26000条违规广告信息,查封15000个违规帐号。新浪科技试图就马蜂窝方面处理违规信息的机制和此次事件中处理的违规信息数量进行采访,截止发稿前采访请求并未得到马蜂窝方面的回应。
在23日马蜂窝的“圣地巡礼”发布会上,马蜂窝联合创始人、CEO陈罡的情绪似乎并未受到近日数据风波的影响,他向媒体回应称,马蜂窝在餐饮等点评数据方面存在部分问题,但远没有外界所表述的那么夸大。马蜂窝已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堵住漏洞。陈罡还认为,自媒体的文章涉及大量明显抹黑行为,将交由法律判定。
对此,自媒体作者梓泉24日凌晨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准备应诉,“我们一切正常,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数据造假成行业通病:点评明码标价3元一条
在点评数据造假方面,马蜂窝官方是否有参与还未有定论,但新浪科技发现,马蜂窝的点评和游记等存在着巨大的造假利益链。
新浪科技在淘宝上搜索发现,有店铺专门出售全新马蜂窝账号,一个仅0.18元。还有店铺为商家提供马蜂窝的点评和游记的推广功能。一家宣称从事代写已经七年的老店,称曾帮一个新客栈提升了200%的客流量,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火锅店打造成了网红地。
新浪科技以火锅店店主的身份咨询得知,该店铺可提供马蜂窝平台的原创评论和非原创评论服务,非原创评论直接从别处抓取,3元一条;原创评论则是店铺写手手工书写,4元一条。该店主告诉新浪科技,因为最近发生了马蜂窝数据造假事件,因此建议选择原创评论,“原创的贵不了多少,客人看着还更真实”,他说。
谈到数据造假事件,该店主似乎也不太认同此类做法,“这种就是表面繁荣,看着热闹,真认真看看,就会发现不对头的。”不过他向新浪科技强调,马蜂窝即使严查,自己的店铺服务也不会受到影响,“我们做过挺多了,真实用户账号,没问题的。”
该店铺不止提供刷评论服务,甚至还可以提供马蜂窝UGC内容数据中占主要比例的游记推广服务。具体而言,店铺写手会以游客的口吻写一篇游记,但写手不是真正实地去看,而是在网上查资料、找景点规划路线,最终在游记中提及商家的门店和信息,一篇游记推广价格在300-500元不等。
实际上,这类店铺服务的商家并非仅限于马蜂窝平台,新浪科技还发现了一家号称马蜂窝、携程、途牛、穷游、去哪儿网等各大旅游网站都可做的店铺。可以提供热门游记、商家排名等服务,简单的推广游记只需一篇50元,而热门游记和排名则按月付费,一月800元。
如此一来,数据造假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商家有需求,网络推广平台能获利,OTA平台也获得了更多的内容数据,营造了用户高度活跃的表象,更有利于后续的融资发展。
实际上,在此次马蜂窝数据造假事件之前,OTA或者UGC行业的数据抓取和抄袭的案件就层出不穷,甚至成了默认的行业潜规则。
今年7月,小红书官方微博指责大众点评上出现大量未经授权的小红书账户及内容,最终大众点评对这些内容进行排查并全部清理下线。
在行业早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2008年携程与去哪儿网还未合并,当时去哪儿网站酒店栏目内有数万个页面均转载有携程酒店点评文章,许多甚至原封不动复制携程酒店点评页面。携程起诉后获胜,去哪儿网被判停止侵权并道歉。
或对后续融资和上市带来不利影响
2014年,马蜂窝联合创始人、CEO陈罡在微博上公开指责去哪儿网酒店涉嫌虚假评论,并@当时的去哪儿网CEO庄辰超称“只有真实评价才能帮到用户,这也是你我事业的根基”。
四年后,行业的聚光灯照到了马蜂窝的身上,显然陈罡的回应也未能平息外界对马蜂窝的争论。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向新浪科技表示,如果自媒体文章中的数据属实,未经点评内容作者同意,爬取或抓取其内容上传或登载在马蜂窝网站,涉嫌侵犯这些内容创作者的著作权;对于原刊登的网站或平台来说,通过技术抓取的方式,批量复制下载上传的行为涉嫌不正当竞争;而对于马蜂窝用户来说,这种内容剽窃或搬运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或欺诈。
马蜂窝副总裁于卓23日在澳门出席活动时向媒体表示,此次内容事件不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目前马蜂窝IPO正在正常推进,希望未来两到三年内完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不过马蜂窝无疑不会如此轻松,今年8月外媒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马蜂窝希望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多3亿美元,此轮融资对该公司的估值定为20亿至25亿美元。此次的数据造假风波毫无疑问将动摇投资者对其评估和信任,或对马蜂窝的后续融资和估值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5月中国在线旅游平台月活跃用户排行榜中,马蜂窝远远落后于携程、去哪儿网、同程旅游,甚至是后来者飞猪旅行。
成立于2006年的马蜂窝至今已走过12个年头,从起初的游记攻略扩充UGC内容,再到2015年切入自由行交易,其商业模式也从依赖广告扩大到广告和交易佣金并重。不过在此次数据造假风波中,马蜂窝起家和赖以生存的UGC数据的真实性遭受质疑,这家老牌OTA企业的商业化之路也将蒙上一层阴影。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