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苹果用iPhone 7、iPhone 7 Plus打开了一个手机界的“潘多拉魔盒”,“拿”掉了手机上的3.5mm耳机孔。这在手机界形成了一股潮流,越来越多厂商也在手机上用上了这样的设计。
这里小编不得不提一下谷歌。连曾经嘲笑过这一设计的谷歌,也在第二代的Pixel手机上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谷歌第一代Pixel手机宣传片,对苹果拿掉iPhone的耳机接口进行了调侃
这一趋势在2018年的手机界变得尤为明显。曾经对耳机接口非常执着的三星、一加,分别在2018年下半年发布的新手机上抛弃了对耳机接口的坚持。苹果、谷歌则是更进一步,各自在iPad Pro、Pixel Slate新平板电脑上抛弃了耳机接口。
照这样看,尽管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设计,这股风潮似乎已经停不下来了。
随着这一潮流的推进,越来越多厂商也开始拥抱无线耳机。安卓阵营中的华为、OPPO、小米等,纷纷推出了苹果AirPods的竞品无线耳机。微软尽管没有拿掉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等设备上的耳机接口,也在2018年发布了旗下首款无线降噪耳机Surface Headphones,大有和索法进行一番争斗的架势。
那么在这股风潮之下,你会选择无线耳机,还是坚守在有线耳机阵营?
无线也有限
就如WiFi无线网络一样,无线耳机为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有着自己的局限。从IT之家小编的使用经历来看,这些不便都是摸得着的。
无线耳机需要充电——这应该是最直接的问题了。普通的真无线入耳式耳机续航时间通常在4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般用户大概每用那么一两天,就得给它充电了。要是隔了几天忘记给耳机充电的话,那么麻烦就来了。比如在听音乐的时候,小编偶尔就会听到耳机的低电量警告,除此之外,耳机还时不时在手游开黑的过程中罢工。
▲索尼“降噪豆”WF-1000X的连续播放续航时间在3小时左右
除了续航,无线耳机的配对就是另一个麻烦事了。每次需要使用的时候,小编通常得分别打开设备、耳机的蓝牙开关。虽然将设备、耳机的蓝牙开关保持在开启状态可以化解这问题,但是考虑到续航的因素,很多人可能都不会选择这样做。
想来,还是有线耳机直接插拔来得干脆。
除了这些,无线耳机当前还有着一个本质性的缺陷,即其音质表现通常不如有线耳机。而且,无线这一属性为这些耳机带来了巨大的附加值,它们也因此在音质方面的性价比要比同价位的有线耳机要低不少。
进击的无线
尽管无线耳机有着自身的不足,厂商的解决方法确实已经在路上了。
首先是续航问题。如果说无线耳机时常有冲的充电需求的话,那么让充电变得更方便就好了。就像人们经常会为自己的手机搭上一个充电宝一样,厂商也给无线耳机带来了专用的“充电宝”。例如,谷歌Pixel Buds耳机就比较早地给收纳盒配上了充电功能,应对用户的不时之需。
这也是大部分厂商现在所采取的做法。比如,华为新发布的FreeBuds、OPPO发布的O Free这两款分离式真无线耳机都支持收纳盒充电功能。
无线耳机的形态也是影响续航能力的一个因素。通常来说,体积较大的头戴式耳机能容纳更大容量的电池,带来较好的续航表现。头戴式耳机的续航时间一般能达到20小时左右,不过一些降噪耳机在开启降噪功能的情况下,续航会有所下降。
▲索尼几款无线耳机的参数对比
无线耳机的音质问题似乎更棘手一些,但解决方案也是有的,高通的aptX系列数字音频数据压缩技术就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
高通表示,aptX虽然是一种压缩方式,但它不会对音频质量产生太大影响;aptX编解码器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比特率降低技术,具有相当于音乐CD(16位/ 44 kHz)的数据速率。据此,高通称aptX可以带来类比CD级的效果。
此外,aptX HD(或称aptX Lossless)支持高达24bit/96KHz的音频采样。这对主流的流媒体音乐平台的无损音乐来说已然不是问题。
如果音质需求再往上提呢?有这样需求的用户应该是比较少的,因为首先,这些顶级音质的音频不是那么容易入手。
在生活中,对音质那样较真的应该仅限于一些Hi-Fi发烧友了。根据SoundGuys在报道中引用的一项研究,人从24岁左右开始,就会逐渐失去高频(18kHz以上,人听力的极限约在20kHz)听力。也就是说,人们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可能就会在生理上对音质不那么挑食了吧。
一切由你选择
相比有线耳机,无线耳机一些劣势是始终无法抹去的,比如需要充电,比如很难像是有线耳机一样的即插即用。在一些较为紧急的情况下,无线耳机可能不会像有线耳机那么可靠。
但是,无线耳机能让用户摆脱线缆束缚,显现出了它独有的便利性。无论用户使用的是手机、台式机或是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无线体验都能带来畅快的感受。
不过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想着拥有所有的好处,避开所有的不便,这在生活中总是非常困难的。厂商们则通常不会管那么多。越来越多厂商选择了放弃耳机接口,这似乎也是有意识地“迫使”用户走向更为便利的无线耳机。
当然,选择有线还是无线,决定权最终应该在用户手上。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