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月球诞生的五大“疯狂”猜想:月球或曾经绕着金星转

2019/1/4 6:30:43 来源:网易科技 作者:卡麦拉 责编:阿迷

数千年以来,人类对月球的神秘十分敬畏,但更多的是好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开始探索这颗卫星,揭晓它的形成之谜。目前,科学家提出了关于月球形成理论的大胆设想:

1、捕获理论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月球最初是在其它区域形成的,甚至它之前环绕另一颗行星(可能是金星)转,之后被地球引力牵引最终进入地球轨道。其它一些行星也以这种方式捕获卫星,例如:火卫一和火卫二,这是火星的两颗微型卫星,被认为是捕获的小行星。

“捕获理论”并非真实的月球起源理论,当然,它只关心月球如何进入地球轨道。地球和月球的化学元素相似性,这两颗天体的氧同位素比率几乎相同,从而表明它们的形成基于相同的原料物质。

2、裂变假说

19世纪,达尔文的儿子乔治提出月球起源于裂变。他认为,太阳系最早期快速旋转融化的地球向太空喷射的物质,最终聚集形成现今的月球。

许多科学家并不认可月球“裂变假说”,他们表示,地球旋转速度不可能快到将表面一块岩石抛掷太空中,毕竟地球拥有强大的引力束缚。2010年一项研究表明,放射性元素含量过高引起的自然核爆炸,可能会促使早期地球分裂一个月球大小的天体进入轨道。

3、共同形成

很可能在45亿年前,月球和地球一起形成,它们是在太阳系原行星盘中的气体灰尘中结合形成。

虽然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地球和月球同位素相似性,但仍无法解释其他问题。例如:无法解释地月系统的高角动量,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月球铁核比地球小。

4、微行星碰撞

一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在微行星碰撞过程中逐渐质量累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微行星成为地球、火星和其它成熟行星的质量来源。

但是科学家很难找到相关证据支持微行星碰撞理论,同时,也不能解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化学成分相似性。

5、大型碰撞事件

月球形成的主流理论认为,大约44亿年前,一颗行星大小的天体碰撞刚形成不久的地球,碰撞溅射至太空的残骸物质逐渐聚集,最终形成月球。

他们将行星大小的碰撞天体称为“忒伊亚(Theia)”,它的体积与火星相近。2012年科学家提出一个观点称,撞击天体和原始地球,它们的质量都是现今地球质量的50%。

科学家称,大型碰撞事件假说不断地被修正和完善,它能够很好地解释月球成分和轨道特征。例如:该理论预测月球有一个小型铁元素内核,因为它主要是碰撞天体和早期地球的地幔形成的(这两个天体表面缺少铁元素,但在内核却聚集大量铁元素)。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关键词:月球地球嫦娥四号金星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软媒手机APP应用 魔方 最会买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