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消息,苹果公司近日推出了为iPhone XS/XS Max/XR三款新品使用的智能充电电池壳,这是苹果在时隔一年之后,再次发布这类产品,目前已经在美国等地上线,但国内尚推出。因此为我们编译了macrumors这段评测,让大家详细了解这款产品。
它有什么用?
这类产品又叫“电池马甲”,以外挂的形似存在,使命就是为手机增加额外的电池寿命。
给新iPhone用的这代智能电池外壳售价129美元(未含税约合人民币874元),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材质与苹果官方的硅胶壳相同。
▲智能电池壳的装入过程
▲底部通过Ligtning口对接
它是如何工作的?
虽然智能电池盒在设计上类似于硅胶壳,但在它的背面有一个凸起,那里面藏着电池组。电池壳里有个Ligtning连接器,通过它连接到iPhone的接口上,另外这个壳本身也有一个Ligtning口,给它自己充电用。
在连接好之后,用电顺序是电池壳优先给iPhone充电,这点跟前几代产品一样。
▲底部有Lightning口
容量是多少?
每个智能电池壳内部有两个1369毫安时的电池。由于两个电池组合在在一起,电池壳可以运行在更高的电压下,提供10.1Wh的能量,这使得它们比之前iPhone 6s和iPhone 7的电池盒容量更高(以前是1800毫安时左右)。
它能给iPhone续航多久?
苹果列出了每款iPhone加上智能电池壳之后的总续航时间:
与iPhone XS配套使用的iPhone XS电池盒最多可提供33小时的通话时间、21小时的上网时间和25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
XS Max版本提供最多37小时的通话时间、最多20小时的互联网使用时间和最多25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
XR版本则可以提供长达39小时的通话时间、22小时的互联网使用时间以及27小时的视频播放时间。
因此,如果我们将这些总和与这些设备的正常电池寿命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个机箱增加了多少额外的电池寿命。先看每款iPhone的正常电池续航时间:
- iPhone XR:25小时通话,15小时上网,16小时视频
- iPhone XS:最多20小时通话,12小时上网,14小时视频
- iPhone XS Max:最多25小时通话,13小时上网,15小时视频
做个减法,很容易算出每款智能电池壳给iPhone增加的电池续航时间:
- iPhone XR:+14小时通话时间,+7小时上网时间,+11小时视频播放
- iPhone XS:+13小时通话时间,+9小时上网时间,+11小时视频播放
- iPhone XS Max:+12小时通话时间,+7小时上网时间,+10小时视频播放
当然,以上都是理论时间估算。具体多长时间还是看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但通常情况下,电池壳可以增加增加50%到75%的续航时间。
电池壳自己怎么充电?
前文已经讲过,它自己有Ligtning接口,另外苹果公司还将Qi无线充电技术植入了新款智能电池壳里,因此无论是它还是手机,都可以使用任何Qi无线充电配件进行充电——当然,无线充电速度不算快。
▲这代智能电池壳加入了无线充电支持
效果更好的话还是依靠Ligtning口充电,如果你使有USB-C充电器搭配USB-C——Ligtning线,充电速度会更快。那根线要单买,但充电器用苹果新款MacBook Air、MacBook Pro或MacBook的都行,18W以上的第三方USB-C充电器也可以。
外壳可以拿下来单独充电,而在套着这个智能电池壳的情况下,如果外壳和iPhone都快没电了,充电顺序则是手机优先外壳。
这款外壳上的Lightning接口支持充电/音频/数据传输,所以耳机可以直接插在外壳上,其他的配件也都OK。
如何检查剩余电池寿命?
当智能电池壳与iPhone相连时,把它放在无线充电器上、第一次与iPhone相连或接上充电线时,它的电池电量就会显示在锁屏界面上。
▲套上外壳会有一次提示
还可以通过在主屏幕上向右滑动以打开通知中心的Today视图,打开电池小部件,那列出了iPhone、电池壳和AirPods,Apple Watch等其他附属设备的电池寿命。
▲小部件里也有
iPhone XS的电池壳适用于iPhone X吗?
可以用,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这款外壳是为iPhone XS设计的,虽然iPhone X和XS几乎完全相同,但机身上的扬声器和麦克风孔,以及背部的摄像头位置有一点小差别,所以结论就是能用,但是不100%完美。
▲这届智能电池壳的后背凸起好些了
智能电池壳给iPhone X充电也没问题,但将外壳套到iPhone X上可能会弹出一个提示iPhone与之不兼容的提示,可以不理会。如果不能充电,你可能需要重启手机或更新你的iOS版本到iOS 12.1.3 beta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