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去年引领风骚的3D人脸识别技术,在今年春季的Android新机中却销声匿迹了,在不断追求更大屏幕,更多屏占比的趋势下,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则一跃成为了“主流”的生物识别选择。
春季新机集体抛弃3D人脸识别
2019年的巴展前后,很多大品牌的Android新品旗舰手机纷纷选择在期间发布,这些新产品也至少代表了2019年上半年的Android手机风向标。不过,从目前已经发布的小米9、三星S10系列,还有采用折叠屏幕的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来看,也许是在屏占比的竞争压力下,这些Android新旗舰纷纷没有选择支持3D人脸识别功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即将发布的手机产品,单从外观上来看,也普遍采用了水滴屏的设计,这也间接宣告其支持3D人脸识别的几率甚微。
然而在去年的同期,对于3D人脸识别,或是3D人脸识别的衍生应用,Android手机厂商们还是采取了积极跟进的态度。例如,在三星S9产品中,尽管依旧采用2D人脸识别,但却采用了新的识别方案,通过整合人脸、虹膜识别功能,在新的硬件帮助下可以进行更精确的识别,并跟进推出了AR Emoji的应用。然而,三星今年受限于挖孔屏的限制,在S10系列中把虹膜识别功能也进行了舍弃,在人脸识别的道路上基本属于有退无进。
同样类似的还有小米,去年的小米8手机还专门推出了探索版,通过基于编码结构光技术实现了3D人脸识别,同时也放出了一组与iPhone Animoji风格类似的3D moji宣传视频。不过,该功能的后续进展同样在小米9发布会上没有任何体现,无论是小米9透明尊享版还是标准版,都只提供了普通的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关于3D moji的消息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也再无任何披露。
2D人脸识别缺陷明显
如果Android手机厂商因为对于更大屏占比的追求,准备在今年放弃在3D人脸识别上的努力,那么Android手机在人脸识别的功能上仿佛一下又回到了几年前的水平。已经有测试表明,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小米9通过照片就可以完成解锁。也就是说,回到普通人脸识别技术的Android手机,已经让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大大折扣,回到了这项技术应用在手机初期时通过照片便能被欺骗的水平。
2D人脸识别除了在安全性上很难有保证外,在苹果已经开始逐渐培植3D人脸识别在iOS应用中的生态的情况下,将会使Android人脸识别类应用的用户体验出现明显落后。例如,同样是个人3D画像表情包的生成,此前iPhone生成的画像就会比Android手机生成的与用户本人更相像,原因就在于iPhone的3D结构光可以捕捉更多的人脸信息,最终让成像更加立体。另外,以小米8探索版为例,尽管支持了3D结构光,但手机的人脸识别支付功能却并未实现,让所谓的“黑科技”在应用上仅停留在解锁阶段。
3D人脸识别也让一些商家看到了通过应用进行营销的机会。奢侈品牌GUCCI在去年为了配合该公司推出的印有波士顿梗狗样式的挎包和服装,专门在GUCCI应用中加入了Animoji功能,用户可以在应用中与名为Bosco和Orso的两只虚拟狗通过Animoji进行玩耍,并把表情分享给其它人。当时,此举也迅速拉动了GUCCI应用的下载量,并增加了配套商品的曝光率。但是,如果想与狗狗玩耍起来,在当年如果你没有iPhone X就无法正常使用。
接班人屏下指纹有些小难题
不过,在生物识别的安全性上,Android手机厂商们显然找到了替代方案,屏下指纹识别成为了Android手机厂商在扩大屏占比的同时,来解决生物识别问题的集中选择。从春季的新品旗舰产品来看,与去年逐步探索屏下指纹识别的应用不同,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了标配。
尽管目前屏下指纹尽管通过优化在识别速度上已经不会与传统的电容指纹识别有太大差别,但在美观度上还是遭到了一些用户的诟病,那就是采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在强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指纹识别模块。甚至,像上图中三星S10+的手机由于没有将识别模块放置位置居中,还遭到了一些用户在审美上的不接受。
此外,由于采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对于手机的后期维护也提出了挑战。已有的测试表明,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对于贴膜会有所挑剔,不少贴膜会造成指纹无法识别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贴膜的话,一旦造成屏幕严重损坏,却面临更换屏幕成本过高的问题。最新的S10+拆解报告显示,由于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是用胶水固定在屏幕下方的,如果不移除屏幕,传感器本身就无法靠近,这一过程将无疑会损坏屏幕。最终,造成手机的维修成本大大上升,这对于目前普遍换机周期延长至接近24个月的用户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3D人脸识别与屏下指纹都是成本大户
实际上,消费市场也在期待着手机可以同时支持屏下指纹识别与3D面部识别,这样手机的生物识别的便利性可以得到巨大提升,一方面在下雨,手指潮湿的情况下,使用3D面部识别便可以解决问题。同时,遭遇到雾霾天气,佩戴口罩时指纹识别也能快速解锁。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3D人脸识别,还是屏下指纹识别目前都在手机BOM成本中占据重要位置,间接影响到了手机的最终售价。在三星S10+的拆机成本中,6.4英寸的Infinity-O超感官全视屏(含超声波指纹组件),价值86.5美元,是整部手机中最贵的组件。上一代S9+的屏幕组件成本为72.5美元。
而3D人脸识别的成本也并不便宜,去年同期成本问题就成为Android手机选择是否采用3D人脸识别技术时的一个选择难题,当时如果如果想采购相关3D传感器,来达到与iPhone X的Face ID相同的效果,那么成本可能高达人民币200至300元。对于Android手机的定价来说,无疑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另外,为了配合生物识别技术,手机的SoC中也开始通过加入NPU来提高识别的智能化,例如与Face ID同期在iPhone X的A11芯片中新增的神经网络功能。这也同样意味着手机成本的增加。当然,NPU的加入也为手机的其它功能增加了更多AI特性。
目前,从Android系统本身来看,谷歌将在Android Q中已经加入了对3D人脸识别的原生支持,同时还会允许用户使用面部识别来进行授权购买和开启应用。显然谷歌并不想让3D人脸识别在Android阵营中成为缺失的功能。预计Android Q在今年下半年预装在新发布的手机中,届时在系统上具备3D人脸识别原生支持的Android新机,不知能否迎来该技术的回归。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