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消息,在AIAED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上,未来集团CTO黄琰谈到对“AI+教育”的四点判断。
黄琰提到,在中国做AI教育的有两种类型的公司:一类叫教育科技公司,他们知道自己的技术做到什么程度、能够用什么方式给到教育;另一类是科技教育公司,他们清楚自己在教育上面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期待技术能够帮到什么。“所以在中国最近的五年内,我们不缺AI和教育,但是仍然缺少中间的很多连接号。”
在教育和AI上,黄琰有四个宏观的趋势判断。
第一,未来一个大的趋势是会在教育、教学、学习的整个环节融入AI技术。中国有很多教育公司正在转型AI,有很多AI公司在切入教育,但当前教育和AI的结合还是1.0的时代。从单纯的功能组件,逐渐发展成熟,进入2018年底和2019年,整个AI进入了一个新趋势,它会介入教学整个环节,提供AI整体解决方案。
第二,中国在这一波AI+教育过程中,还是具备比较多的优势。
黄琰提到天时地利人和三点:天时是国家特别重视人工智能、重视教育,都把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和教育的结合,看成了国家的国策和战略;地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重视会传承到每个家庭中,当教育需求迸发的时候,其实对教育市场就提出了更高诉求,同时产生的学习数据也会反哺到技术中;人和,中国的AI市场需求和应用都变得很大,AI人才梯队建设,未来AI人才基础广阔。
第三,AI会成为教育的第四极。AI在教育中的角色,不是是否取代老师这样简单粗暴的零和博弈,AI的崛起将成为教育的第四极,与老师、家长一道,共同为孩子提供有质量,有温度,有效果的教育。
第四,AI将带来培养目标的变化。随着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每个人都有能力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AI对个性化的激发会让兴趣导向的教育模式大行其道。教育目标将从分数导向的“教育改变命运”,升级为兴趣导向的“教育获得幸福”。在AI的助力下,教育教培行业未来主要目标都不再是提升学习成绩,而更是提升国民素养,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黄琰同时也提到尊重AI伦理与边界,他表示,我们要回到教育的本质和发展目标来看待和正视AI伦理问题。“好未来支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科技伦理的研究项目,旨在探索新技术和传统教育冲突的深层原因,并尝试提出积极的解决方案,让AI为我所用,合理利用,正确使用。”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