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铁路消息,10月15日,经过铁路建设者近4年的艰苦奋战,云南大理至临沧铁路首座1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新华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隧道位于我国高地震烈度区和横断山脉纵谷区,其建设经验将为后续铁路建设提供技术参照。
全长12.3公里的新华隧道,是中缅国际通道大临铁路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境内,周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优美的自然环境背后,是异常艰难的铁路建设。
隧道穿越横断山脉无量山与哀牢山结合部,山峦纵横、地形险峻、河谷深切,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属于国家I级高风险隧道。
建设过程中,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参建人员克服了高水压、高地热、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等多个难题。
“隧道出口下方是澜沧江,斜上方是储水量150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整个施工作业基本上是在水库水位以下100多米的地方进行,相当于顶着150亿立方米水的巨大压力。为避免突泥涌水,建设者采用地震波、红外探水、瞬变电磁等方法超前预探地质,设置三级泵站双管路反坡抽水,确保隧道安全掘进。”参建单位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瀑布云集”的环境里高温、潮湿也考验着施工人员。隧道内最高温度能达到40度以上,就像是一个“桑拿房”,每天两台370千瓦的超大功率风机持续接力送风,10吨左右的冰块昼夜降温,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才能维持正常的施工作业。
隧道位于高地震烈度区,烈度等级达到8度,地震破坏性大。隧道最大埋深1100米,围岩承受的应力巨大,隧道采用的钢架、混凝土等材料的耐抗压、耐腐蚀性要求高,强度要求大。
隧道建设过程中,参建单位修建了50多公里的盘山便道,先后开辟10个掌子面掘进,组织1000多人昼夜不停施工。
“隧道共穿越3个断层,建设中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数据等,及时调整围岩级别和优化支护参数,采取‘防、排、堵’相结合的措施,因地制宜,解决了变形大、地下水发育和存在有害气体等问题。”参建单位项目部负责人说。
延伸阅读
全长202公里的大临铁路,是中缅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大临铁路建成通车后,昆明至临沧可实现3小时左右到达,对助推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