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的咖啡泡沫,一戳即破。
4月2日晚,瑞幸咖啡一纸公告,将公司内部存在数额达虚22亿人民币的财务造假事实公之于众。当日瑞幸开盘暴跌81.6%,盘中8次“熔断”暂停交易。截至4月3日,收盘价已跌至5.38美元,市值13.45亿美元。
此前,浑水披露匿名报告直指瑞幸咖啡正在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瑞幸还对此予以了否认。仅仅过去2个月,瑞幸所缔造的咖啡“神话”一夜崩盘。
这背后,浑水的做空报告只是直接原因,真正使其神话破灭的,有公司管理运营策略的原因,更有来自资本层面的原因。
瑞幸的命运走向,像极了乐视、ofo、暴风,它们崩盘的原因不同,但资本催生的泡沫破裂背后,悲痛总是相通的。他们曾经风光无限,但长期依赖着资本的投喂,最终长成了巨婴,然后一步步走向溃败。
ofo:资本潮落 无人接盘
从2日晚自曝财务造假22亿元消息一出,瑞幸咖啡的订单量出现激增,因担心已经购买或者赠送的咖啡券后续无法使用,用户纷纷在其线下门店排队消费。这一境况像极了ofo用户当时线上线下排队退押金。
而就在瑞幸一夜崩盘的前几天,ofo再成被执行人,已为2020年第24次。昔日的小黄车成了拖欠押金的“老赖”。
当我们谈论瑞幸的悲剧时,ofo的故事再次被提起。同为曾经风口上的公司,ofo也曾于资本的溺爱中成长起来,但最后成为资本的弃儿、不了了之。
2014年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在国内成长起来,ofo成立,随后2015年摩拜单车进入市场。共享经济,尤其在单车领域热了起来。
2016年是共享单车爆发的一年,这一年里,ofo、摩拜竞争加剧,而资本也虎视眈眈,盯紧了这个千亿级市场规模的投资风口。2016年ofo接连拿到了4轮融资,加上2017年拿到的3轮融资,ofo总融资额超过12.8亿美元,涉及投资方包括滴滴、阿里、小米、蚂蚁金服、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十多个明星资本。同时期的摩拜也在加速融资,融资额超9.15亿美元。
在风头最劲的2017年,ofo虽然看不到盈利,但资本的钱却在大笔涌入。当时摩拜、ofo竞争激烈,不缺钱的ofo开始大把的烧钱扩张,为迅速布局全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2017年1月,ofo宣布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
从整个单车市场来看,这一年共享单车投放量高达2300万辆。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以ofo和摩拜为首的共享单车创业公司的疯狂融资、补贴、投放比拼。这一年里,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第二三梯队的入局者,很多则在价格战中无力支撑,经历了被合并,或者倒闭。
到了2018年,ofo和摩拜依然在一路烧钱一路扩张。
拿着资本的钱,戴威和他的团队一边与竞争对手抗衡,一边急速扩张,但资本背后的高风险也在逐渐显现,溃败在悄悄降临。
下半场的ofo可以用激进来形容,融资激进、扩张激进、花钱激进。一方面,ofo盈利看不到希望,仍然需要融资烧钱,这让ofo过度依赖资本;另一方面,滴滴高管进入ofo,介入公司运营,滴滴几轮投资下来,ofo的控制权已经不再牢牢掌握在创始人手里;此外,公司管理、运营策略问题不断;而昔日的资本大腿滴滴,则建立起了自己的共享单车体系……
共享单车,这是一个被资本裹挟着成长起来的市场,看似是几大单车玩家的角逐,背后其实是一场资本搏杀,腾讯、滴滴、阿里、金沙江……
故事的最后,摩拜单车被收购,ofo从最开始的坚持不卖,到最后无人接手、缺钱,如今难以生计、负债累累。ofo为后来的创业公司写下了惨痛的教训,资本的钱,大多数时候很烫手,稍有不慎,就倾家荡产。
乐视模仿者暴风:
曾经的妖股之王如今光景惨淡
你或许也用过暴风影音,不过可能已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因公司现有员工无法承担2019年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的编制工作,公司无法按相关规则的要求披露2019年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
这是暴风集团最近一次出现在新闻视野。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法定披露期限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年度报告,深交所可以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暴风面临退市风险。
创始人被捕、公司资金紧张、欠债4.7亿元、拖欠员工工资……暴风集团仿佛陷入了死局,前景渺茫。它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2007年成立的暴风集团,旗下最火的产品是免费影音播放器暴风影音。2009年,几乎可以支持所有主流视频格式的暴风影音用户突破2.8亿,日活用户超过2500万。那时候,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都还没出现。
暴风曾经也不缺钱。2015年3月,风头正劲的暴风集团登陆A股,随后创造了40天36个涨停的神话,一度成为股市黑马。股价最高达到327元,市值近450亿。暴风集团被称为“妖股之王”。
根据其当时的上市招股书,暴风集团有强劲的盈利能力: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暴风集团的总营收分别为2.52亿元、3.25亿元和3.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584.73万元、3853.73万元和4194.15万元。
这也是其备受资本追捧的原因之一。但是,暴风阶段性的盈利背后,是不断更新的网络时代。随着PC时代的没落、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暴风影音的价值,似乎已经撑不起公司的高估值。
暴风需要创新性的产品、可持续的业绩来支撑其高速发展。实际上,上市之后,被认为是乐视模仿者的暴风,同样采取了大步向前、激进扩张边界的策略,曾先后布局VR、体育、影业、TV、游戏等,推出魔镜、体育、金融等新板块,试图通过虚拟现实(暴风魔镜)、智能家庭娱乐硬件(暴风TV)、在线互动直播(暴风秀场)、影视文化(暴风影业)、体育(暴风体育)等组成一个大生态圈。
但没有人可以一口吃成胖子,企业也是。着急的暴风并没有很快收获到实际的业绩回报,反而在不断支出、烧钱。为了有足够的资金继续扩张,暴风也不断融资。
其中暴风VR在2015年、2016年曾受到资本的热捧,但热潮很快退却,暴风创始人冯鑫选择转向互联网电视。2017年12月,暴风TV融资8亿元,这也成为暴风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
2016年,创始人冯鑫试图通过2亿元来撬动52亿的产业并购基金,但最终以被收购标的破产而终结。这为之后公司走下坡路埋下了雷。
伴随着业务扩张,暴风烧钱的速度也很快,资金日渐紧张。暴风的生态圈也在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剩了TV等个别业务。
作为暴风最基础业务的暴风影音,也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在移动视频平台的版权大战中逐渐边缘化。
资本运作不顺利、融资受阻、资金链紧张、业务增长慢……暴风一步步陷入深渊。
2019年9月2日,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消息,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职务侵占罪对犯罪嫌疑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冯鑫批准逮捕。暴风集团此后树倒猢狲散,如今除冯鑫外,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全部辞职,公司仅剩10余人。
从暴风最近的一份财报,即2019年10月31日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降184.50%,货币资金仅331.7万元,但负债超过10亿元,陷入严重的资不抵债境况。
此外,暴风还收到北京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裁决其向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转让价款、违约金等合计4.7亿元。
高额的负债像块巨石一样,压得暴风喘不过气来。下一步迎接它的,会是退市吗?
乐视:深陷泥潭好多年
因为瑞幸“暴雷”,被再次提起的公司,还有乐视。
不久前,3月20日,美国加州中区破产法院正式批准了贾跃亭的破产重组资产披露声明和持产债务人贷款申请。业界认为,这意味着贾跃亭的个人破产申请重组正式进入了投票程序,距离最终落地实施仅剩最后一步。
从三四年前的互联网创新先锋,到如今的骗子公司、欠债“老赖”,乐视的故事值得所有公司警惕。
乐视最初为行业带来的是创新模式。最初的乐视网,以大量低价购买影视剧版权,通过会员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容生态。乐视视频也连续盈利了几年。随后野心勃勃的贾跃亭开始成立乐视影视,做起影视电视剧。
影视没有专注多久,乐视又开始转向硬件,以低价电视,大量扩张用户量,试图拉动付费会员增长。但无奈电视成本太高,不断亏本的乐视,一边融资,一边转移开拓新的领域。
乐视手机、乐视汽车、乐视金融,贾跃亭乐此不疲地盖楼,但这个大生态的框架之下,却净是泡沫,仅手机业务一年就亏损40亿。
但乐视似乎并不缺钱,贾跃亭也说钱不是问题,而它的钱,主要来自融资。
数据显示,乐视网从2010年上市至此后七年时间里,累计融资超过300亿元,包括直接融资92.89亿元;间接融资207.88亿元,占总融资额69.12%。其中,大部分是上市后通过定向增发,发债券来融资,此外还通过股权质押的方式获得资金。
贾跃亭把乐视的模式、生态策划得非常好,让投资者和分析师眼前一亮,眼见未来业绩良好成长的希望。
但在2015年,开始有分析师质疑乐视2014年年报数据注水严重,报表净利润3.6亿元,但根据他的测算却是亏损10亿,净资产为负。
其中有一块就指向乐视超级电视,宣称的几百万台销量背后,实际出货量只有一半、超级手机订单量也与草根调研数据出入极大,电视续约率远不如预期,内生业务基本亏损,高度依赖融资。
泡沫总有戳破的一天。2017年7月,贾跃亭向外界公布了乐视资金链近乎断裂的真实情况。此后牵一发而动全身,昔日风光的乐视生态体系开始日渐崩塌。
乐视从一家视频网站做到了影视公司、手机公司、电视公司,似乎每一次的转型都很成功,但这些“成功”的背后,是无数资本堆砌起来的光环。
根据乐视网最新的公告,公司2019年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2.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约为-143.29亿元。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公司股票存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告显示,2019年以来,公司品牌信誉持续受损,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相较去年同期持续下滑,前期购置的影视版权等长期资产摊提成本逐年摊销,导致2019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大幅下降。
此外,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债权无法得到偿还,公司大量有息债务无法进行偿付且不断产生财务费用,进一步加大对亏损影响。
乐视、ofo、暴风,以及瑞幸,这些明星公司深陷危机或者溃败的背后,有资本带来的痛。但成也资本、败也资本,资本本身并没有错,真正有未来的企业,会在资本的助力下逆势成长,而不是成长为巨婴,一夕之间便被击垮。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