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订户大量增长的这家老牌杂志居然也加入了裁员大潮,而且他们还是背靠着美国超级富豪。
对媒体而言,新冠疫情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前所未有提升了新闻资讯和科普分析的重要性,显著推高了媒体的访问量和订阅量,但另一方面经济下滑却影响到了广告支出,直接打击了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和绝大多数行业一样,媒体行业也无法在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中幸免,被迫陷入了裁员大潮。
就在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假日开始前,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宣布裁员68人,裁员比例17%。《大西洋月刊》拥有163年历史,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严肃杂志之一。
此次裁员的68人主要涉及到活动团队,以及营销和销售团队。但裁员对象也涉及到了22名编辑,包括11人的视频团队整个被砍。此外,杂志管理人士将接受降薪,全公司将暂时冻结薪酬。《大西洋月刊》还冻结了招聘和有酬实习生项目。
经过裁员重组之后,《大西洋月刊》将专注于付费订阅。去年9月重新引入付费墙之后,杂志的订阅用户累计增长了16万人,目前共有50万纸质和线上订阅用户,年数字订阅费为50美元。《大西洋月刊》计划在2022年底实现100万订阅用户的目标。
过去几年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推出会议活动业务,希望以此增加新的营收来源,抵消广告营收下滑的影响。企业高管和新贵富豪们愿意支付赞助费,让自己出现在高端活动中,增加自己和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公众曝光度。但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几乎全被取消,断了活动财路。
和其他媒体一样,新冠疫情给《大西洋月刊》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打击。得益于瘟疫期间的民众信息需求增长,《大西洋月刊》过去两个月的订阅用户增加了9万人,网站月访问量达到了8700万人,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广告和活动收入却出现了明显下滑。
不过,《大西洋月刊》却是美国超级富豪持有媒体里第一家大幅裁员的。三年前,乔布斯遗孀劳伦·乔布斯(Laurene Jobs)旗下的社会变革基金Emerson Collective《大西洋月刊》的控股权。劳伦发表声明称,要让这本杂志致力于推动所有人的平等,点亮和捍卫美国理念,要“报道我们伟大,有时却又混乱的社会民主实验”。
劳伦的个人资产主要来自于乔布斯所持有的迪士尼和苹果股票,由于迪士尼股价在疫情期间出现下滑,她的身家资产略有缩水,目前约在210亿美元左右,但仍然是全球排名前四十的超级富豪。《大西洋月刊》只是她持有的媒体矩阵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体资产。
受到美国经济停摆影响,自3月份以来,美国已经有超过30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尽管媒体行业属于民生必需行业,可以继续运营,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消费急剧下滑,都直接影响了广告主的广告支出,而这是媒体行业的主要营收来源。此外,即便是线上广告主,如今也更为青睐社交广告。
据《纽约时报》统计,美国已经有超过3.7万名媒体从业人员遭遇了降薪、停薪以及裁员。其他宣布裁员的主流媒体还包括Quartz(裁员80人)、Vice(裁员155人)、《时尚》杂志Vogue发行商Conde Nast(裁员100人)、《经济学人》杂志(裁员90人)、《财富》杂志(裁员35人)。
即便是那些没有裁员的媒体,也陆续宣布了降薪举措,以降低运营人力成本,抵消广告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过去一个月时间,Vox Media、Slate、《今日美国》发行商Gannett、BuzzFeed先后宣布中高层或者全员降薪。即便是美国最主流报纸之一的《洛杉矶时报》也宣布了全员降薪,并且暂时停薪留职40名非编辑室员工。
2018年,身价超过百亿美元的美国华裔生物制药富豪黄馨祥(Patrick Soon-Shiong)斥资5亿美元打包收购了《洛杉矶时报》和其他纸媒。这是美国第一家被华裔富豪收购的主流媒体。黄馨祥是在南非出生长大,在美国发家致富的华人;也是美籍华人中的首富。
《大西洋月刊》发行商董事长布拉德利(David Bradley)在裁员邮件中写道,“我对那些离开的人感到很抱歉。我对失去你们感到很抱歉,对你们所进入的就业市场感到很抱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