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3 日早间,有媒体报道称,怪兽充电计划于 4 月 2 日正式以 “EM”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将成为 “共享充电宝第一股”。
如果消息属实,此时距离怪兽充电上市,刚好十天。
对于该报道,怪兽充电回应称:“不予置评,请一切以公布的招股书为准。”
“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生变?
同样是在 3 月 23 日,腾讯新闻《一线》在当日午间报道称,美国时间 2021 年 3 月 22 日,天使投资人冯一名和尹思成正式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纽约南区联邦法院提起针对怪兽充电上市项目券商高盛和花旗的诉讼程序。目前法院已受理二人的申请。
针对此事,怪兽充电相关工作人员回复媒体称,“这是老板的个人事务,公司不方便回复”。
3 月 24 日晚间,原子创投合伙人冯一名在腾讯新闻话题栏目发文,希望怪兽充电宝创始人兼 CEO 蔡光渊兑现其此前承诺的 3% 股份。
冯一名称,其与尹思成是怪兽早期创始团队成员,提出了共享充电宝的商业创意计划,并且深度参与筹建,怪兽充电的名字都是我们起的,可谓又出钱又出力。2017 年 3 月,蔡光渊在三人的微信群里承诺,为了表达知遇之恩,愿意给二人一共 3% 的股份。
冯一名表示,“稀释到现在,这当年本该属于我们的 3% 差不多已经只有 0.3%,但蔡光渊却再也不肯兑现当初股份转让的承诺,哪怕只有 0.3%,依然背信弃义。”
在最后,冯一名称,截止目前,蔡光渊依然对我们置之不理,似乎不回复就能万事大吉。作为创始团队的成员和早期投资人,我们维护自己权利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
距离计划上市已不足十天,怪兽充电此次因股权纠纷遭遇诉讼,或将影响其上市进程。
2020 年 7 月,有报道称小电科技计划创业板上市。于是,“共享充电宝第一股”花落谁家,也就又增添了变数。
创始人蔡光渊承诺给二人 3% 股权,但始终未完成登记
在腾讯新闻《一线》的报道中,诉讼文书显示,冯一名和尹思成最早于 2017 年 2 月提出共享充电宝的创业构想,并介绍殷志华、徐培峰、蔡光渊等组成项目运营团队,后与蔡光渊等共同进行产品市场开发、丰富和完善商业模式、为蔡光渊修改商业计划书并介绍众多投资机构为项目融资。
2017 年 3 月 31 日,在项目公司即将成立之际,蔡最终以 “工作方式”不同为由,说服冯和尹退出项目团队,但为表示对他们两人为怪兽项目所作的巨大贡献的肯定和感谢,达成了赠与冯和尹两人共 3% 项目公司股权的协议。
冯和尹在美国法院提交的证据显示,在 2017 年 3 月 31 日,蔡发给冯和尹的微信中曾明确表示,“过去一个月共同奋斗的场景历历在目,因为工作方式原因没能继续合作,的确让我很是沮丧,但刚刚的沟通的却让我们通透不少,相互理解。虽说我希望可以借着给到两位个人的这一共三个点股份来表示充电宝项目的知遇之恩,但我也知道以后创业路上一定无坦途,还有很多需要两位帮忙的地方,希望仍可以继续获得支持。再次表达一下对两位的感谢!”
但在项目公司上海挚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蔡虽然从未否认协议的存在,但始终没有完成相关股权登记。
2020 年 10 月 20 日,冯、尹二人在上海普陀区人民法院起诉蔡光渊,要求法院确认双方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有效并判令蔡协助办理股权转让登记。2021 年 2 月 18 日,该案移送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审理。
3 月 22 日,冯和尹在纽约提起的诉讼程序是申请纽约的联邦法院协助其向怪兽充电美国上市的承销商之二的高盛和花旗调取证据,以支持二人在中国的诉讼。该申请的附件还显示,冯和尹的美国律师团队在几天前就联系了高盛和花旗,请他们自愿配合提供证据,并提示其注意怪兽充电在其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向 SEC 提交的 F-1 招股书中未能披露冯和尹在怪兽充电 VIE 公司中的 3% 持股情况以及冯和尹于去年 10 月即在上海针对蔡光渊提起的诉讼。
对于 “股权纠纷”,怪兽充电在 3 月 12 日提交的招股书中是这样回应的:“截止于今天,本诉讼等待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正式受理。蔡光渊先生的中国诉讼律师,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在其法律意见书里认为原告的诉讼毫无根据,蔡光渊先生将积极的捍卫自己的权利。”
招股书还显示,IPO 前,创始人兼 CEO 蔡光渊持股 6.6%,COO 徐培峰持股 4.6%。
入场费制约发展?营收增长 38.9% 净利润却下降 54.74%
怪兽充电是一家 “物联网 + 生活服务”科技公司,于 2017 年 5 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公司依托物联网技术、电池技术为用户提供多场景下的充电服务,致力于让每个人,随时随地充到电,玩转生活不断电。
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0 年底,怪兽充电共拥有超过 66.4 万个租位(POI),同比增长 13%。其中,约 57.6% 的点位位于一、二线城市,约 42.4% 则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年底,移动设备充电服务仅占中国潜在 POI 点位的 9.3%。其中,2020 年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为 19.1%,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为 3.7%。艾瑞咨询预计,到 2024 年,这两个数字将达到 45.5% 和 39.4%。
未来市场的增量空间可观,但也要注意 “入场费上涨”所造成的利润挤压。
目前,怪兽充电主要采取直接运营和合作运营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与商户直接合作,该点位所得收入的 50%-70% 作为入场费和佣金给予商户;后者是指与当地具有商户资源的合伙伙伴共同运营,这一分成比例则约为 75%-90%。
招股书显示,2020 年,怪兽充电成本为 4.3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2.93 亿元增长 47.3%;销售与市场费用为 21.2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3.62 亿元增长 55.7%。
怪兽充电在招股书中直言,造成上述结果的 “部分原因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合作伙伴提高了入场费”,而这也直接影响其净利润。
招股书显示,2019 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为 20.223 亿元人民币。2020 年则为 28.094 亿元人民币(4.3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9%。
2019 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为 1.666 亿元人民币,净利率为 8.2%。2020 年,则为 7540 万元人民币(1160 万美元),同比下降 54.74%,净利率更是为降至 2.7%。
任性涨价非长久之计,怪兽充电计划 “探索潜在业务”
过去一段时间里,共享经济中的充电宝、单车、电单车纷纷开始悄然涨价。
去年下半年,怪兽充电、小电、街电、来电每小时的价格分别为 3 元、2 元、2 元、2 元。现在,则普遍上调 1-2 元,每小时价格分别涨至 4 元、4 元,3 元、3 元。
央视财经在报道共享充电宝任性涨价现象时,称其 “涨价随意、定价更随意”。
涨价意味着盈利,而在用户端,按照供求曲线,涨价会让价格敏感的用户减少使用数量。
意识到这一点的怪兽充电在招股书中表示,“IPO 募集资金除了将用于继续扩大重点商户网络、提高运营水平、加强技术能力等外,还将用于探索潜在业务。”
目前,尚不清楚怪兽充电 “潜在业务”的具体情况。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