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下午消息,据报道,这些年,大型科技公司没少在大型媒体公司身上花心思,但却从来没有“走到一起”。
不过,眼下,科技公司和媒体公司的结盟似乎近在咫尺:亚马逊打算花 90 亿美元买下米高梅控股。詹姆斯・邦德系列和其他一些知名作品如《粉红豹》系列电影和美剧《使女的故事》等,都来自这家好莱坞制片公司。
亚马逊要买下米高梅?这不禁让人提出一连串疑问。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亚马逊?为什么是米高梅?以及同样重要的:监管会允许收购发生吗?
简单来说:媒体领域正在不断合并,留给潜在收购方的目标已经不多。亚马逊已经在视频上投资了几十亿美元,但拿得出手的内容不多;同时亚马逊认为,拥有一家制片公司 —— 尤其是拥有该制片公司所有的知识产权 —— 可以帮助自己打造观众真正想看的爆款电影和电视剧。亚马逊不仅想拥有自己的流媒体,但更希望吸引用户留在亚马逊平台上。而米高梅,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潜在买家。
监管机构对这笔收购的反应十分有看点:亚马逊会宣称自己在视频领域影响力微弱,不足以构成竞争威胁。而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已经将反垄断的矛头指向亚马逊。理论上,亚马逊是在自己管理的平台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但问题是平台规模…… 实在有点庞大。所以,亚马逊的收购行为,就类似于向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Amy Klobuchar)等人发出挑衅。
以上是简单的背景介绍。但亚马逊和好莱坞的关系,仍旧是过去十年中媒体领域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故事。
从 2013 年开始,亚马逊就一直在制作和购买自己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同年,Netflix 开始流式播放自制剧《纸牌屋》。不过,很多人估计对亚马逊的第一部剧没有任何印象 —— 兴许是《阿尔法屋》?当然,你能说上来的亚马逊电视剧可能也没几部,《透明家庭》可能是其中之一。所以,尽管杰夫・贝索斯不惜重金,但大家还是感觉不到亚马逊进军好莱坞的气势。
不过,贝索斯仍未气馁:亚马逊为《指环王》系列电视剧至少投入了 5 亿美元,又打算在未来十年内投入 100 亿美元以每周播放一场 NFL 比赛。现在,又准备用 90 亿美元买下米高梅。
那这些是否意味着亚马逊终于准备好跟其他流媒体巨头(比如 Netflix、迪士尼或者华纳媒体 / Discovery)竞争了呢?
令人惊讶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亚马逊确实对视频越来越重视。但亚马逊的方向跟“真正的”流媒体平台又不太一样。亚马逊无意跟 Netflix 或其他流媒体巨头争抢观看时长和订阅收入。亚马逊只想让你多看些视频,顺便再多花点钱。
这是因为亚马逊所有的“付费”视频都捆绑在亚马逊 Prime 会员的订阅服务内。亚马逊的 Prime 会员还包括免费配送和其他各种福利,也是亚马逊最强大的武器。多年来,贝索斯一直强调,向用户提供《透明家庭》一类的内容是希望提高用户黏性,希望用户会顺道在亚马逊上买一双鞋,或至少愿意续费 Prime 会员。
亚马逊较少提及、但事实确是如此的一件事是,该公司打造了一个绝妙的业务,出售其他视频服务(比如 Discovery+)的订阅服务。亚马逊通过自己的“频道”服务出售这些视频频道的订阅,并从每月的订阅费中大赚一笔。为了维持这样的业务,亚马逊需要《杰克・莱恩》这类的内容,吸引用户在亚马逊上看视频。用户在亚马逊上免费看剧,然后顺便在亚马逊上再买点其他东西。
所以,亚马逊没想过统治好莱坞。亚马逊只是想要一个立足点。但是,哪怕只是一个立足点,实现起来也不容易,而且贝索斯相信,获得这个立足点的途径不再是《透明家庭》这类小众电视剧,而应该是购买或制作大众爱看的热门电影。
这就解释了亚马逊在《指环王》和 NFL 以及米高梅上的投资:这些可以给予亚马逊一个人人熟悉且人人想看的超级电影品牌 —— 詹姆斯・邦德,以及未来某一天或许可以转化为其他有用之物的一系列内容。比如,米高梅拥有《洛奇》的版权,《洛奇》也已经衍生出多部电影,或许有朝一日可以发展出一个洛奇拓展宇宙。
等等,洛奇拓展宇宙是什么鬼?谁知道!但是,拓展宇宙这个概念在过去几年早已成为好莱坞普遍的伎俩。天知道谁愿意看《银河护卫队》系列电影,或《旺达幻视》电视剧。但是既然迪士尼买下了漫威,迪士尼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挖掘漫威超级英雄商店里剩下的隐秘英雄,然后将他们转变成为热门的系列。这就是策略。
这个策略的关键,则在于实实在在地拥有一些东西,而不是简单的租赁。以前,迪士尼和康卡斯特,还有其他大型媒体公司都乐意让 Netflix 和亚马逊等流媒体平台播出他们的老版电视剧和电影,不过这样的年代已成为过去。同时,找到其他能够制作出大型电影和热门电视剧的工作室也变得越来越难。比如索尼,因为和 Netflix、和迪士尼签订了长期合同后,不再像先前那样,向所有人出售内容。但是,亚马逊需要买一些东西。
所以,亚马逊打算再用几十亿美元(如果交易成功,这将是该公司继 130 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之后的第二大收购)买下一家好莱坞制片公司,以期提升自己在副业上的竞争力。当然,前提是,监管机构能够批准这笔交易。
亚马逊针对克洛布查的论点也很直接:他们都是娱乐领域不起眼的小角色,同时收购也不会减少消费者的选择。
但另一方面,假如你不喜欢亚马逊着经营一家电池商店,同时又在这家商店里出售自己产的电池,那么你可能也不会喜欢亚马逊一边经营自己的电影平台,一边又出售自己制造的电影。又或者,问题的根源在于,亚马逊太有钱,有钱到它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