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5 月 30 日消息 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项目的一部分,长征七号遥三火箭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于 5 月 29 日晚成功发射升空。目前,飞船已经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此前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原定于 5 月 20 日凌晨进行发射,但是此后两次宣布推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发表文章,进行了解释。
在 5 月 19 日晚,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的燃料加注已经开始,忽然指挥大厅发现某项数据显示异常。此后,文昌发射场与北京远程测试大厅数据实时联动。长七试验队动力系统指挥邵业涛介绍,北京的技术保障人员了解到前方故障信息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后方保障工作组,同步配合发射场故障快速排查与定位。
一方面,前方试验队与后方紧密配合,尽快查故障;另一方面快速组织紧急进舱排故。
此时,火箭舱内温度为 13℃,氧含量仅有 16%,三名试验队员戴上氧气面罩钻入箭体排查故障,舱门外的试验队员准备好检测设备、氧气瓶随时支援。
由于时间紧迫,但是故障点迟迟不能定位,后续关键动作一旦展开,火箭的可逆性将变差。因此,指挥部决定中止发射,绝不让火箭带丝毫隐患上天。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系统总指挥冯永回忆称,“昨晚舱门刚封上又要把制剂取出来,大家干了一宿。”天舟二号货物舱中的生物制剂是特殊物资,它对温度环境要求苛刻,要在发射前 5 小时放入货运飞船,再扣紧舱门、拧紧螺钉、用胶封住,使天舟二号货物舱形成全密封状态发射升空。在下令终止发射后,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将舱门打开,将生物制剂取出保管。并且,此前已经加注的煤油也已经排出。
5 月 20 日早上 8 点,指挥部依旧在进行故障分析。现场人员兵分几路,火箭副总指挥田玉蓉负责塔架前沿工作,紧盯具体点位检测;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负责整理问题分析过程和处置方案,并向上级汇报;一院院长王小军坐镇会议室,会同火箭两总,根据实时数据一边等待前方结果,一边组织深入分析研判故障。在这之后,问题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大家重拾信心。20 日 17 点,指挥部决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重新进入 -8 小时发射流程。
IT之家了解到,官方表示在故障修复的过程中,用到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氦气检测仪,来辅助定位故障点位。由于火箭内已经加注 - 183℃的液氧,因此箭体表面凝结了一层冰,某些部分厚达 7cm。然而火箭进入 -8 小时发射流程后,数据再次显示指标不满足飞行要求,火箭再次推迟发射,随后进入逆流程阶段,低温液氧排出。
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试验队员每天 3 遍查看飞船状态,空调机送风保持整流罩内小环境温度 24℃、湿度 40%。逆流程和归零工作结束,问题终于解决,长征七号火箭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在 29 日发射前 12 小时,火箭推进剂加注,塔架回转平台打开,试验队员撤离塔架,发射进入倒计时。29 日夜间,长征七号火箭按照预定计划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 新华社记者琚振华 摄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