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已经进入下半年,但放眼智能手机市场,仍然缺乏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特别是顶级旗舰手机。这不禁让人回想起过往,每年上半年、下半年至少都有华为 P 系列和 Mate 系列为我们带来惊喜。
说到华为 Mate 系列,自从 2020 年华为 Mate40 系列发布后,已经快两年没升级换代了。华为 Mate50 系列什么时候会回归呢?别急,答案今天就公布了。
今天,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预热海报,正式宣告了华为 Mate50 系列即将回归!
具体来说,根据预热海报及文案的内容,2022 年 9 月 6 日,华为即将召开华为 Mate5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届时将推出华为 Mate50 系列新品!
在海报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圆环从山峰上升起的画面,并且配文“破晓而出,巅峰相见”。从这则海报上,我们似乎能猜出华为 Mate50 系列的一些核心卖点。
众所周知,从华为 Mate 30 系列以来,“圆环”一直成为其摄像头模组的标志性设计语言,也就是说,这里的“圆环”应该就代表 Mate50 系列手机的影像能力,而“圆环”从山峰上升起,再配合“破晓而出,巅峰相见”的文案,让人不难想到,“破晓”,应该意味着华为 Mate50 系列在影像能力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而“巅峰”则意味华为 Mate50 的影像能力将走上系列的又一个巅峰,甚至是行业的巅峰?
同时,“巅峰相见”又让人想到另一层意思,即巅峰的景色固然美妙,但攀上巅峰的过程或许更加值得品味。刚好华为终端 BG CEO 余承东不久前发布了一则微博,讲述了华为团队是如何克服困境,迎难而上,最终让 Mate50 系列可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背后,是一种顽强拼搏奋斗,持续攀登科技自主创新高峰的品质在支持,又让人想起 Mate40 系列坚忍不拔的胡杨精神,两者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当然,这里的“突破”具体指什么,又会到达怎样的巅峰,就只能等到 9 月 6 日华为 Mate5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才能真正揭晓了。
不过我们可以相信,华为 Mate50 系列的表现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毕竟 Mate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带给我们惊喜的。稍加回顾 Mate 系列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它一直走在更好更强的路上。
比如 2014 年标志 Mate 系列转折点的 Mate 7,就是一次华丽的蜕变,从设计工艺到硬件配置都拥有巨幅提升,特别是麒麟 925 芯片的进步,在当时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也让 Mate 7 成为一代爆款。
然后经过 2015 年 Mate 8 的蓄力与调整,2016 年的 Mate9 系列又将华为 Mate 带到一个新的时代,麒麟 960 的强劲表现,Mate 系列首次与徕卡联合设计的影像,18 个月不卡的 EMUI 5.0 智能感知系统,还有与保时捷的联名,真正奠定了华为 Mate 系列的高端形象。
接着,华为在 2017 年 Mate10 系列上全球首次引入了内置独立 NPU(神经网络单元),开启 AI 在智能手机中深度应用的先河,从此,“智慧手机”时代开幕了。
2018 年,华为携 Mate20 系列继续冲向新的巅峰,麒麟 980 处理器在当年大放异彩,在旗舰市场上拥有绝对的领先性和竞争力,再加上徕卡三摄、2K 曲面屏、3D 结构光人脸识别、40W 有线超级快充等,华为 Mate20 系列真正能够被称为“安卓机皇”。
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到 2019 年是 4G 向 5G 过渡最热烈的一年,华为在 2019 年还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双模 5G 手机,也就是华为 Mate 20X 5G,再次轰动全球。这可算是 Mate20 系列达到的又一个高峰。
而在 2109 年,华为 Mate30 系列继续进步,麒麟 990 5G 是业界首款集成式 5G SoC 芯片更是业界首款商用 7nm + 芯片,总之,Mate30 系列顶着多个“业界首次”的成就,将这个系列再次拉向新的高度。
此后 2020 年,华为手机因客观原因进入相对艰难时刻,但 Mate 40 系列并没有停止进化,强大的麒麟 9000 芯片在市场中一骑绝尘,XD Fusion 图像引擎的加持下持续创新的影像能力,出色的超曲环幕屏、36 个月不卡的 EMUI11,等等,诸多特性让 Mate 40 系列再度实现多个“业界第一”,也向外界宣告,辉煌仍在继续……
看着华为 Mate 系列一路进化的历程,大家应该会更加确信,即将到来的 Mate 50 系列会再次攀上新的巅峰,就像这次海报中所说的,破晓而出,巅峰相见”。
时隔两年,一切的等待和期盼,都将在 9 月 6 日华为 Mate5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秋季发布会尘埃落定,欢迎大家届时和IT之家一同关注发布会,见证华为 Mate 50 系列的归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