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90 年代的电脑上实现 CNN 是一种什么体验?
最近,一位日本小哥武田广正(音译)就在 1990 年的电脑 PC-9801 上实现了 CNN 来识别手写字符。
就像这样。
可能因为电脑性能的限制,整个识别过程要消耗一分多钟。
原来 30 年前 CNN 是这样实现的。
他还将整个过程分享到了推特上,得到了大量的关注。
不少网友惊叹之余,还表示,心疼这个电脑,学习 AI 一定很难……
如何实现?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没有开源,但早在 93 年就已经有人将 CNN 玩得很溜了。
这个人就是 LeCun。
前不久,一段关于 LeCun93 年的视频火了。视频中展现的是,当时的文字识别系统已经用上了 CNN。
他首先是电脑的系统中编写了一种网络数据结构的编译器,并生成了可编译的 C 语言代码,在源代码中以权重和网表(netlist)代表文字。
整套系统是在算力为 20MFLOPS 的 DSP 版上运行。
当时,手写数字数据集 MNIST 还没有问世,LeCun 则用摄像拍摄来构建文字识别系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解决文字缩放、位置等问题。
只需在纸上写好任意数字,不管任意大小形状,或者带有一定的“艺术性”,只要用摄像头导入电脑,就可以识别。
而这位日本小哥则是在 MNIST 数据集上构建的,电脑上清晰展现了识别过程。
首先,读取 MNIST 的数字图像的信息。
随后,进行一波卷积、池化等操作。
最后经过 SoftMax 层,每个数字转换成概率或者权重,按照权重大小选出所得数字。
背后的作者
武田广正,来自岩手县立大学信息学研究院,喜欢操作系统以及研究复古电脑,曾撰写《Raspberry Pi GPGPU 入门》
因为这个项目,他在 enPiT 的 PBL 活动中获得了优秀奖。
他表示,会将这一教程编写进《令和的 PC-98 编程》一起发行,源代码将在 GitHub 上提供。
参考链接:
https://twitter.com/T_taisyou/status/135765500961839923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 (ID:QbitAI),作者:杨净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