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数字世界专刊撰文指出,一直以来,我国芯片产业在“主流 CPU”架构上受制于人,在数字经济时代,建议我国积极抓住时代机遇,聚焦开源 RISC-V 架构,以全球视野积极谋划我国芯片产业发展。
在 PC 和互联网时期,x86 架构芯片占据优势,在移动互联网时期,ARM 架构芯片占据优势,今后将进入万物智联时代,CPU 技术架构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倪光南表示,目前国内多种国产 CPU 架构并存,未来可能会造成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状况,若干年后,中国将缺乏能在全球市场上与 x86 和 ARM 两家竞争的 CPU 架构,从而在“主流 CPU”方面仍将受制于人。
为此,我国发展芯片产业时,要从全球视野谋划和思考国产 CPU 架构发展的技术路线。目前国内 CPU 技术路线大致有两种思路,值得商榷:一种思路是“单打独斗”,其好处是较易实现自主可控,并能满足国内若干应用领域的需求。但要在世界市场上与上述“主流 CPU”相抗衡,我国 CPU 在技术方面,特别是在生态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不是凭主观愿望在短时期里所能改变的。另一种思路是“从众跟随”。即跟着外国的架构走,其好处是可以利用已经成熟的生态,但坏处是很难实现自主可控,且难以规避各种制裁和限制。
而开源 RISC-V 的出现则顺应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RISC-V 精简指令集采用开源模式,其架构先进、易于定制、人才培养便捷,研发周期短,大大降低了芯片产业门槛,这些都使其后续发展具备强大生命力。倪光南建议,中国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面向智能时代“主流 CPU”市场,聚焦开源 RISC-V 架构发展中国芯片产业。用好开源模式,发挥中国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大力发展壮大 RISC-V 产业生态,加大对 RISC-V 开源社区的贡献以增大社区话语权。最终,使世界“主流 CPU”市场形成 x86、ARM 和 RISC-V 三分天下的格局。
此外,倪光南还表示,基础软件是整合 RISC-V 多样化生态的核心要素,是基于 RISC-V 架构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历史上 x86 生态成就了微软和红帽,ARM 生态成就了苹果和谷歌,RISC-V 也将为未来的软件巨头提供新的舞台,为此我国需要及早、全面布局 RISC-V 基础软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