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3 这个笔记本 CPU 和 GPU 都大规模升级的时间节点,华硕旗下的天选 4 系列也带着全新的 RTX 40 系列笔记本 GPU 来了。和过去一样,天选 4 系列是搭载 RTX 4070、RTX 4060、RTX 4050 的笔记本,天选 4 酷睿版和天选 4 锐龙版两款都也已经全部开售。买华硕天选 4 游戏本来 #京东小魔方# 新品日。
我们先来看看天选 4,此次天选 4 的配置升级相当显著。本次销售的版本搭载了 i9-13900H 处理器,睿频高达 5.4GHz,拥有 6 个性能核 8 个能效核共 14 核 20 线程,内置硬件线程调度器,智能分配大小核,为玩家带来更爽快的游戏体验。
笔者注意到,同价位还有一些 RTX 4060 游戏本选择搭载 i7-13700HX 处理器。的确,i7-13700HX 凭借 8 个性能核 + 8 个能效核的更大核心规模,换来了更强的性能。但在日常使用中是很少能让 CPU 跑满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优先照顾 GPU。因此 i9-13900H 更强的单核性能反而显得更加实用了。此外 i9-13900H 的 96EU 满血核显也强于 i7-13700HX 的 32EU 核显,在离电状态下也能维持出色的办公体验。
接下来我们看看显卡。天选 4 搭载 RTX 4070/4060/4050 笔记本电脑 GPU,新工艺带来更高能耗比,需要安静省电时它可以安静省电,需要激进性能时它也拥有 140W 满功耗的性能释放。显存从上一代的 6G 升级到了 8GB 大容量,满足 2.5K 畅玩不爆显存。全新的 DLSS3 技术能实现 AI 插帧,带来翻倍的游戏帧数。
在屏幕与显卡的连接方式上,天选 4 也有不小提升。天选 4 支持双显三模热切换,能自由选择将屏幕连接到独显或核显,兼顾强悍性能与超长续航。当连接到独显时,还支持 G-SYNC 同步技术,能够减少画面撕裂。
总的来说,天选 4 在外观上延续了系列一直以来的清新时尚设计风格,加上独有的二次元天选姬元素,是很适合学生党的高性能游戏本。在配置方面,i9-13900H + RTX 4060 的搭配也相当均衡。全系搭载的 i9-13900H 凭借更高的单核频率,以及出色的能效比,在主流游戏本平台上能做到更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13900H 对于续航的专项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势。
华硕天选 4 游戏本 i9-13900H / RTX 4060 / QHD 165Hz (100% DCI-P3)/ 魔幻青
华硕天选 4 游戏本 i9-13900H / RTX 4060 / QHD 165Hz (100% DCI-P3) /日蚀灰
接下来我们看看天选 4 锐龙版这个性价比选手。首发的版本为 AMD R7-7735H + RTX 4060 版,首发价仅需 7299 元起,就能体验到 RTX 406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PU 这个 R7-7735H 是非常适合笔记本的 CPU,R7-7735H 的 CPU 部分硬件规格变化不大,依旧是 8 核 16 线程,3.2GHz 的主频,16MB 的三级缓存,TDP 功耗为 45w,但最大加速频率来到了 4.75GHz。得益于全新的电源管理机制,天选 4 锐龙版的续航表现非常出色。R7-7735H 最大的亮点在于基于 RDNA2 打造的 Radeon 680M。相比于 i7-13700HX 的 32EU 核显,这枚 680M 核显的性能有数倍的领先,这就意味着外出的话可以手动关闭独显,用核显畅玩中小型游戏,延长整体的续航时间。
GPU 方面,天选 4 锐龙版提供了 RTX 4060 和 RTX 4050 两个版本,都是 140W 满功耗的,也都支持 DLSS3 技术,而 DLSS3 技术有一个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利用 AI 插帧的原理来提高帧数,这是过去的 DLSS2 技术给不到的。所以天选 4 锐龙版选择 R7-7735H + RTX 4060 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天选 4 和天选 4 锐龙版在接口方面也都有升级,它们都支持了 100W 的 PD 充电。接口方面除了双 Type-C 接口 + 双 Type-A 接口 + RJ45 千兆网口 + HDMI2.1 外,还新增了 40Gbps 接口的支持。天选 4 酷睿版搭载的雷电 4 自不必多说,是目前效率最高的通用接口,而天选 4 锐龙版这个 USB4 接口则和雷电 3 接口能实现兼容,可以以最高 40Gbps 的极速传输数据,还支持显卡拓展。为后续升级留出余地。
总的来说,如果你想尽早体验一线大厂 RTX 4060 游戏本的话,天选 4 无论是酷睿版还是锐龙版都会是一个具备性价比的选择。目前天选 4 已经全面开售,感兴趣的话现在就可以去预约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