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3 日消息,依据辐射动力学谱,太阳射电辐射可以分成较多不同的类型,例如以快速频率漂移为特征的 Ⅲ 型射电暴和具有相对较慢的频率漂移的 Ⅱ 型射电暴。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帕克太阳探针上射电频谱仪的抵近太阳观测资料,发现了一类明显不同于 Ⅱ 型和 Ⅲ 型射电暴的新型太阳射电暴 —— 太阳孤波辐射。
如图所示,课题组科研人员基于 PSP 在距离太阳大约 1/6 个 AU 处的观测资料,分析发现在一个开放的低密度磁通道内存在大量小尺度弱射电辐射源。这些小尺度辐射源的持续时间为分钟量级,辐射频率变化范围从~10 MHz 向低频漂移到~0.1 MHz,辐射强度相对微弱以至在 1 AU 处已经衰减到目前卫星天线的探测灵敏度之下。特别是,它们的动力学谱特征呈现强演化的特征,其相对频漂率从高频端的大于每秒 1% 减小到低频端的小于每秒 1%。
结合普遍采用的太阳大气模型对这类新型射电暴的辐射机制和动力学演化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这类新型小尺度射电暴的辐射源区主要位于 1.1 到 6.1 个太阳半径的高日冕区,属于日冕向太阳风的过渡区,也是典型的太阳风加速区。而且,在这一区域内易产生的动力学阿尔文孤波及其捕获的加速电子的回旋脉泽辐射能够自洽一致地解释这类新型小尺度射电暴的辐射机制及其动力学谱的强演化行为,因而称之为“太阳孤波辐射”。
据介绍,这类新型的小尺度太阳孤波辐射的发现不仅是太阳射电研究领域内的重大进展,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尤其是太阳大气磁等离子体活动在粒子动力学尺度上的“元过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新型探测诊断手段。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杂志》上(IT之家附 DOI:10.3847/1538-4357/ad0e65)。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