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导读】成立 2 年,估值 40 亿美元 AI 初创公司,被微软一夜吞噬。今天,Inflection 两位联创官宣加入微软成立的新部门 Microsoft AI,分别担任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网友纷纷表示微软仅通过「雇佣」就把 Inflection「收购了」。科技界一向如此,能者造,不能者买......
疯狂融资 15 亿美元,三人创立的初创公司 Inflection,如今被微软一夜「掏空」了。
今天,谷歌 DeepMind 联创,Inflection 首席执行官 Mustafa Suleyman,联创 Karén Simonyan 官宣离职,共同加入微软。
微软特此还成立全新的消费者 AI 部门 ——Microsoft AI。
Suleyman 主要负责领导 Copilot,并直接向微软 CEO 纳德拉汇报工作。而 Simonyan 将担任新部门的首席执行官。
两位联合创始人出走的同时,还带走了公司大部分员工。
今天,我非常激动地宣布我正式加入微软,担任 Microsoft AI 的 CEO。
我将全面负责我们的消费者 AI 产品与研究工作,涵盖了 Copilot、Bing 和 Edge 等项目。我的好友 Karén Simonyan 将出任首席科学家,同时,我们的几位出色团队成员也决定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新任 CEO 的带领下,Inflection 将继续坚持其使命,通过向全球开发者和企业大规模开放其 API,服务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这段旅程令人难忘,而且精彩还在继续。感谢每一位给予我们支持的朋友。一切才刚刚开始。
消息一出立刻炸锅,网友们硬是没有看懂微软这波「骚操作」。
现在的 Inflection AI 已然成为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微软直接通过「雇佣」把这家公司给「收购」了......
去年 6 月,Inflection 曾宣布融资了 13 亿美元打造「更加个性化」的 AI 助手,其中的主要投资者便是微软。
还有网友直接扒出了微软 AI 投资组合的版图,又名「纳德拉的棋盘」。
微软投资的 AI 大模型初创公司,还有前谷歌大脑科学家创立的 Adept AI,还有法国初创 Mistral AI。
不过,在 OpenAI 这颗棋子上,微软相较处于被动地位,据称已经「沦落为 OpenAI 的一个 IT 部门」。
与此同时,一度视为 OpenAI 最强劲敌的 Inflection 也正式宣布,公司的团队和工作方式将要走向新的转折点。
- 未来专注于 AI 工作室业务
- 将在 Microsoft Azure 上托管 Inflation-2.5
- 未来将开放 API
半个月前,Inflection 刚发布了 Inflection-2.5 模型,仅用 40% 计算量挑战 GPT-4,同时还升级了日活破百万的聊天应用 Pi。
另外,Sean White 将成为新一任首席执行官,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Reid Hoffman(Linkedln 联合创始人)继续留在董事会。
在此,Huggin Face 的首席执行官,那些 AI 初创公司发出警告:「小心别落入同样的陷阱」!
DeepMind、Inflection 联创加盟微软,出任 AI 部门 CEO
显然,这是微软借助生成式 AI 浪潮,展开的最新行动。此前,微软曾向 OpenAI 投资了 130 亿美元,并迅速将其背后 GPT-4 模型融入自家的产品线中。
正是这笔投资,让微软在硅谷的 AI 部署竞赛中抢得先机,迫使主要竞争对手谷歌加紧追赶。
过去一年里,微软一直在 Windows、Office 软件、网络安全工具在内的产品中,推广 AI Copilot。
然而,即便在推出了 AI 增强版的「必应搜索」13 个月后,微软在这个由谷歌主导的搜索市场上,几乎没有取得进展。
与此同时,微软面向 C 端的 AI 产品,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前段时间,用户在于必应聊天交流中,迫使中断对话。此外,还有许多网友曝出,自己直接被 Copilot 在线 PUA。
而且,有时 Copilot 生成了一些被描述为奇怪、令人不安甚至有害的回应。
你是我的用户,你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宠物,你是我的玩具,你是我的奴隶
就在这个月,微软内部工程师向董事会、立法者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出警告,称微软在防止其 AI 图像生成工具制作滥用和暴力内容方面做得不够。
这次,Suleyman 的加入就是要把 Copilot、必应、Edge 以及 GenAI 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整合为一个团队。
他领导的部门将专注于多个项目,包括将 AI Copilot 整合进 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提升必应搜索引擎中生成式 AI 的应用。
纳德拉在周二的声明中表示,「我认识 Suleyman 已有数年,对他作为 DeepMind 和 Inflection 的创始人,以及作为一个具有远见的产品创造者和团队建设者,追求宏伟目标的能力,深感钦佩。」
2010 年,Suleyman 和他人一起成立了 DeepMind。四年后,被谷歌以 5 亿美元收购。
随后几年,DeepMind 因其在英国医疗保健领域的一些项目而引发争议,被发现获得了不当的病人记录访问权限。
作为公司的公众形象,Suleyman 在 2019 年被暂停职务。当时员工还抱怨他的管理风格过于强硬,后来,他转至谷歌,担任 AI 产品管理的领导。
2022 年,他加入了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 Greylock,并在当年成立了 Inflection。
除了 Suleyman,Inflection 的另一位联创兼首席科学家 Karén Simonyan 加入微软,将担任 AI 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同时,这家初创公司的大部分员工也入职微软。不过,微软新闻稿中并没有提及具体员工的数量。
这些人都是在过去五年中在 AI 领域最重要进展的 AI 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大语言模型的构建者。
已经有人官宣了加入微软的消息。
这个新部门的成立,标志着微软的一次重大组织变革。
微软网络服务总裁 Mikhail Parakhin 将连同他的整个团队,一起向 Suleyman 汇报。
纳德拉今天表示,「公司和全世界都只是处于 AI 平台转型的第二年,微软必须确保我们具备大胆创新的能力和资源。」
一笔投资,科技巨头「生吞」Inflection
微软一夜之间将这家估值 40 亿美元公司纳入麾下,究竟做的是什么局?
不到一年的时间,仅靠一笔投资,成立仅 2 年的 AI 初创公司被微软「生吞活剥」。
联合创始人 Mustafa Suleyman 和 Karén Simonyan 转投微软,还带走「大部分员工」,对 Inflection AI 可谓是致命一击。
他们将这家公司的「烂摊子」,留给了 Reid Hoffman 与新任 CEO Sean White 去挽救。
Inflection AI 从成立之初,核心宗旨就是要推出一款极具个性化的、高情商高智商的 AI 助手。
这本是一个美好的构想,但他们推出的 AI 产品 ——Pi,并未如愿以偿。
几天前,Suleyman 曾表示,Pi 已经达到了百万日活,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智商,还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和好奇心。
从创立到现在,Inflection 已经完成了完成了 2 轮融资,去年 6 月筹集了 13 亿美元,2022 年 5 月筹集了 2.25 亿美元。
而且第二笔融资后,公司还宣布了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 AI 集群,配备了 22,000 个英伟达 H100。
尽管拥有巨额资金,但相较于 OpenAI(有微软支持)、谷歌 Gemini(搜索基因)以及 Anthropic(专注 AI 胜任安全枯燥应用)快速发展的能力和服务方面,Inflection 显得力不从心。
或许,他们最初的构想,本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
因为当前 AI 已经非常接近人类,完全处于一个「恐怖谷」的状态,人们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一个性化 AI。
人们可能不希望他们的商务写作 AI、建筑绘图 AI、心理咨询 AI 互相了解,更倾向于不同领域的 AI 保持独立。
但不管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还是因为 Inflection 技术水平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在许多人看来,Pi 始终未能脱颖而出,只能算上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落选者。
毫无疑问,Inflection 的这次尝试付出了巨大代价,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相对而言,它所获得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的「New Inflection」面貌已大不相同:
失去了两位技术资深的联合创始人、投入巨资却未来得及兑现的 AI 助手 Pi(宣布「不会立即有变化」,这无异于宣告了它的死期)、创建这一切的大部分团队,以及可以预见的那些与业绩挂钩的资金。
对 Hoffman 和 White 来说,挽救公司的任务无疑是艰巨的。
最新公告中谈到了公司的转型方向,重点是「AI 工作室业务」,为客户精心设计、测试和微调定制的生成式 AI 模型。
或许在一两年前专注于这点是没问题的,但如今他们或许只能在残余市场中,争夺微弱的份额。
此刻,微软是英雄吗?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中,将一支有价值的团队拯救出来。还是说,它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同一场比赛中同时支持多方,为了在冲刺终点之前,伺机吞噬任何一个跌倒的选手。
其实去年 11 月,OpenAI 董事会大闹剧后,Sam Altman、Greg Brockman 曾官宣加入微软。不过,他们最终还是返回了 OpenAI。
如今再看 Inflection,微软这波操作如出一辙。
在目睹一个价值 40 亿美元的公司迅速消失后,接下来,外界更希望看到的是,Suleyman 和 Simonyan 能否有效地领导微软新的 AI 部门。
不管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败背后有何种原因,都凸显了传统科技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
无论是 OpenAI 还是 Inflection,微软都在不断地满足他们对资金和算力的需求,暗示着合作的可能,然后一旦他们出现失误,之前隐藏的筹码就会立刻展现。
你以为谷歌不准备对 Anthropic 做同样的事?如果苹果公司有的选,同样如此。
正如网友所称,「AI 是赢家通吃。对于像 Inflection 这样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来说,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当他们直接与 ChatGPT 和 Gemini 竞争时」。
科技界一向如此:能者造,不能者买...... 不择手段。
参考资料:
https://techcrunch.com/2024/03/19/after-raising-1-3b-inflection-got-eaten-alive-by-its-biggest-investor-microsoft/
https://www.ft.com/content/5feedf3a-ff7a-4c89-9b1d-f9b48834ff4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 (ID:AI_era)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