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揭秘宇宙奇迹:NASA 发布“创生之柱”全新三维可视化影像

2024/6/28 17:22:44 来源:IT之家 作者:问舟 责编:问舟

IT之家 6 月 28 日消息,“创生之柱”是鹰状星云(又名 M16 星云)中的一部分,距离地球约 6500 光年,曾在 1995 年 4 月 1 日被哈勃望远镜捕获,天体生物学家称其“壮观得无法形容”。

可以说,每一台著名的天文望远镜都会尝试拍摄“创生之柱”,试图了解新星在巨大的气体和尘埃云中诞生时(“创生之柱”包含 3 座气体和尘埃塔,“塔尖”部分孕育着新的恒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昨日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段关于“创生之柱”的全新三维可视化影像,公众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光下 360 度全方位观察这一天文奇观。

NASA 表示,该视频是通过结合哈勃和韦布两台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实现的,提供了更复杂、更全面的“创生之柱”图像。这也是迄今为止,有关这些恒星诞生地最全面、细致的多波段动态影像。

▲ 对比

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 (STScI) 首席可视化科学家弗兰克・萨默斯 (Frank Summers) 解释称,“随着我们飞越这些星柱,观众可以更好地体验到它们的立体结构,并观察它们在哈勃可见光视图和韦布红外光视图下的不同外观。”

弗兰克・萨默斯领导了 NASA“学习宇宙”项目的动态影像开发团队,“这种对比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止一台太空望远镜来观测同一物体不同方面的原因。”

▲ 左哈勃,右韦布

与艺术渲染不同,该视频基于来自科学论文的观测数据,由英国达勒姆大学副教授安娜・麦克劳德 (Anna McLeod) 领衔的研究团队提供。麦克劳德女士同时也担任了该视频项目的科学顾问。

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 (STScI) 的制作负责人格雷格・培根 (Greg Bacon) 说,“我们一直都想将创生之柱以 3D 形式呈现出来,而韦布望远镜的数据与哈勃望远镜的数据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全面、细致地观察到这些支柱。”

创生之柱,主要由冷分子氢和尘埃构成,不过它正在被附近那些炽热而年轻的恒星上猛烈的恒星风和紫外线侵蚀。这些支柱顶端伸出类似手指的结构,其尺度甚至比太阳系还要大。

科学家认为,在这些「手指」内部可能孕育着胚胎恒星,其中最高的「手指」支柱长达 3 光年,相当于我们太阳系到最近邻近恒星距离的四分之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辣品 - 超值导购,优惠券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魔方 酷点桌面 Win7优化大师 Win10优化大师 软媒手机AP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