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11 日消息,南华大学今日宣布,该校核科学技术学院韦悦周教授团队通过创新性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医用核素铅-212 和铋-212 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研究团队成功从我国蕴藏丰富的稀土矿物“独居石”中分离得到高纯医用核素。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核医学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化工领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化学工程杂志》。
IT之家注:独居石(Monazite)也称磷铈镧矿,是提取稀土元素和钍的矿物原料。科学家早先发现这种矿物会放射钍-232,之后会吸收慢中子而变成铀-233,而铀-233 可作核燃料之用(1940 年之后又发现该矿石可合成核子反应材料钚-239)。
南华大学介绍称,铅-212 及铋-212 属于目前应用前景广阔的医用阿尔法(α)放射性核素,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 α 核素靶向治疗。但目前铅-212 及铋-212 的提取工艺复杂、产量低、价格高,其靶向药物很难推广应用。
为此,韦悦周团队基于我国丰富的“独居石”矿藏资源,成功开发了适用于高效快速提取铅-212 及铋-212 等放射性核素的新型吸附材料 —— 多孔二氧化硅负载型阴离子交换树脂。
韦悦周表示,除铅-212 及铋-212 外,他和团队还在继续攻关从“独居石”中提取镭-228、钍-228 及镭-224 核素。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