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 月 19 日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35 年前发展规划》显示,我国计划:
2025 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
2027 年左右发射 3 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
2029 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
2035 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1 月 17 日,央视新闻对北斗卫星科研团队进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透露了一些细节信息。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已于 2024 年 9 月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卫星星座由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组成。
最新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收官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入网工作后,将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在支撑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和北斗规模应用的同时,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升级进行相关试验。
科研人员正在对北斗三号的两颗收官星进行在轨监测。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透露“现在正在测我们更高精度的原子钟,目前看效果还不错,新型的原子钟在天上已经锁定了,我们已经当主钟在用了。整个新型的星间链路现在也已经建链了,正在按部就绪地做,做好了之后可以为北斗四号作基础。”
此外,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新型的氢原子钟,这也是时间频率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着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正高级工程师谢永辉表示:“我们最早研制的是 23 公斤级的星载氢原子钟,早期配置在北斗系统上面,已经连续运行了接近 10 年。后期我们也在研制更小型化的 13 公斤级的星载氢原子钟,就是这台,它的性能指标基本保持一致,然后重量大幅压缩,然后配备在中轨卫星上面就扩展它的应用范畴。在未来下一代北斗导航上面,我们将会大规模使用。”
IT之家注意到,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表示:“我们下一代北斗的目标,其实简单地说我们就要实现深空、室内和水下的导航问题。通过这种创新工作,通过抢占制高点的工作,使我们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的愿望。”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