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12 日消息,科技媒体 scitechdaily 昨日(2 月 1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COVID-19)可能并非起源于蝙蝠或穿山甲,而是源于罕见的人类疾病融合。
这项研究利用名为“最大逻辑智能”(max-logistic intelligence)的先进人工智能驱动方法,发现了新冠病毒与鼻疽(glanders)和腺热(Sennetsu fever)两种罕见感染之间的遗传联系,这可能改写病毒起源的叙述。
新冠病毒的起源尽管经过广泛研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最新发表在《生物标志物科学与技术进展》(ABST)上的一项研究,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方法,分析了早期新冠患者血液样本中 865859 个 CpG 位点的 DNA 甲基化模式。
该研究由威斯康星大学统计系张正军(Zhengjun Zhang,音译)领导,利用最大逻辑智能识别出强遗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是由鼻疽和腺热两种罕见传染病,和常见人类疾病自然融合的产物。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鼻疽主要指两种由伯克霍尔德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马鼻疽和类鼻疽。两者症状相似,但病原体不同,感染对象和严重程度也有差异。
腺热,也称为人腺热,是一种罕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由腺热新立克次体(Neorickettsia sennetsu)引起。感染后数周内,患者可能会出现突发高烧、寒战、头痛、不适、咽喉痛以及肌肉和关节疼痛,并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这一发现挑战了病毒起源于蝙蝠或穿山甲的普遍观点,并提出先前研究可能过分强调了野生动物起源的可能性。
张表示:“在 865,859 个 CpG 位点中建立这样的联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随机相关的概率不到千万分之一。不过考虑到这些疾病的罕见性,发现有意义联系的几率下降到了一亿分之一,这进一步加强了这些结果的有效性”。
参考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