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所归,微信接入 DeepSeek 了!
就在昨晚(2 月 15 日),微信悄无声息地投下一颗深夜炸弹 —— 灰测接入 DeepSeek-R1 大模型。
一个是国民级应用,一个是国运级 AI,两者的结合可谓是王炸级别的组合。
关于微信和 DeepSeek 合体一事,接下来,IT之家小编就向大家说明下相关情况。
01.微信灰测接入 DeepSeek
由于当下微信接入 DeepSeek 处于灰度测试阶段,那就意味着只有少许用户能体验到相关 AI 搜索功能。
想知道自己是否被灰测到,检测的方法很简单,点击微信主界面上方的搜索框,看到“AI 搜索”选项,那就意味着成为灰测幸运儿。
进一步来看,在点击“AI 搜索”后,就可以启用 DeepSeek 的能力来进行搜索。
界面的上方是输入框,框内注有“提出问题,获取精准回答”的提示;下方则是两个选项,可选快速问答和深度思考:
快速回答:提供最常用,快速高效的回答。
深度思考:由 DeepSeek-R1 模型经过长思考而提供的更全面的回答。
这意味着微信成功接入了 DeepSeek-R1 模型,选择‘深度思考’模式时,便能调用该模型进行问答。
值得一提的是,IT之家小编从网友晒出的截图获悉,微信“AI 搜索”功能附有一篇开源声明。
声明中写有:本产品涉及对 DeepSeek 开源大模型的提供与使用。DeepSeek 系列开源大模型由深度求索 (DeepSeek) 公司提供,特此鸣谢深度求索公司与 DeepSeek 开源社区对大模型开源及相关研究的贡献。
关于微信接入 DeepSeek 这件事,据广州日报今天(2 月 16 日)询问腾讯相关人士,得到确认答复:
微信搜一搜在调用混元大模型丰富 AI 搜索的同时,近日正式灰度测试接入 DeepSeek。
被灰度到的用户,可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看到“AI 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 DeepSeek-R1 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以及,据证券时报消息,对于一些相关细节,腾讯方面还作了进一步说明:
1、AI 搜索的数据源包含公众号吗?
微信 AI 搜索接入的 DeepSeek 支持联网搜索(用户无需手动选择),基于公众号等丰富的微信生态内容,以及全网优质内容,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高质量回答。
2、AI 搜索已经全量吗?
目前该能力还在灰度测试中,将根据用户体验和反馈持续优化。
3、微信的搜索场景为什么要接入大模型?
大模型可以提升搜索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如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分析和处理复杂的查询内容等。
结合用户需求,腾讯在搜索场景中接入了包括混元、DeepSeek 在内的大模型,进一步丰富用户的搜索体验。
4、AI 搜索会用我微信内的朋友圈、聊天等个人信息吗?
AI 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另外,小编还特意询问了 DeepSeek 如何看待微信接入,获得了如下回答:
接入 DeepSeek 这股风潮终究吹到了微信,两者强强联合。
02.微信 DeepSeek 体验情况
既然是灰测,那就是属于少数用户尝鲜狂欢,暂时没能测试到的用户,唯有耐心等待。
好在鉴于已经有用户获得灰测资格,微信接入 DeepSeek 后的使用情况便予以展现。
IT之家小编查看了网友分享的体验截图,总结出了五个特质。
一、回答模式原汁原味。
用过 DeepSeek 的IT之家家友都清楚,如果开启“深度思考”,那么 DeepSeek 则会展示完整的思考过程;反之不开启,则会直接输出答案。
而微信端的情况和原本如出一辙,选择“快速回答”会直接输出回答,选择“深度思考”则会展示思考的全过程。
二、支持连续提问。
向 DeepSeek 提问后,若想继续提问,无需退出,直接操作即可
在界面的最下方,有一个写有“再问一个问题”的输入框,直接把问题丢进去即可。
三、引用资料来源更丰富。
原版的 DeepSeek,启用深度思考 R1 后,其问答所引用的资料来源主要集中于网页信息。
而微信端的情况有所不同,除了网页信息,还会将公众号推文作为引用资料来源。
由此可见,微信“AI 搜索”的信息源采用了公众号推文 + 网页搜索的策略,其背后有着庞大内容生态来支撑。
四、结果具备社交功能。
DeepSeek 的能力固然强大,但在一处体验上有所欠缺:回答不能以链接等形式分享。
想要分享 DeepSeek 的回答,只有截图这一种途径,但是由于深度思考的思考过程文字较多,所截的图格外长,操作和观感欠佳。
好在微信在接入 DeepSeek 后改善了这处操作,问题界面可转发给朋友或朋友圈,不必再“长截图糊一脸”了。
五、暂时不支持历史问答和连续问答。
遗憾的是,微信端接入的 DeepSeek 目前存在两项功能缺失。
一个是历史问答,目前找不到;另一个是连续问答,现阶段无法支持结合上文连续回答。
总之从当下网友反馈的使用情况来看,微信接入 DeepSeek 具备不俗的实用性。
考虑到刚刚接入,对比原版在功能上没那么完善,或许等后续全量接入后会有改善。
03.腾讯早已有行动
尽管微信接入 DeepSeek 事发突然,但其实这一切似乎有迹可循,因为之前腾讯有多个拥抱 DeepSeek 的动作:
DeepSeek-R1 登陆腾讯云、智能工作台 ima 接入 DeepSeek、QQ 音乐集成满血版 DeepSeek-R1......
但要说起最让人关注的动作,莫过于腾讯元宝接入 DeepSeek——
2 月 13 日,我们IT之家 App 曾报道过:腾讯元宝在应用商店发布更新,并宣布 DeepSeek R1 模型联网、满血上线。
官方表示,腾讯元宝是依托于腾讯混元、DeepSeek 大模型,基于跨知识领域和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大模型 AI 产品。其支持对用户的提问进行深度思考、逻辑推理和详细回答,同时也支持联网搜索信息,以提高推理和回答的时新性和权威性。
在腾讯元宝 App 中,默认使用的是混元大模型,点击上方的选项,可切换至 DeepSeek-R1,且支持联网搜索。
小编使用了“深度思考 + 联网搜索”,发现其体验和原版大致相同,在发送问题后,也是先经历深度思考的过程,再进行回答,输出的内容较为详实。
在一定程度上,腾讯元宝的 DeepSeek,可以暂且作为微信“AI 搜索”的平替使用。
04.AI Everything
在IT之家报道“微信内测接入 DeepSeek”的评论区中,用户的讨论热情很高涨。
多位家友表示,这是“DeepSeek 初步实现 AI 平权”、“DeepSeek 加剧了 AI 的普及”、“DeepSeek 的爆发真的是 AI 的普惠”。
确实,DeepSeek 的这股热潮,不仅没有减退的迹象,反倒愈发强烈,让更多人感受到了 AI 的能力。
关于此次微信接入 DeepSeek,很有可能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
一个是坐拥 13 亿 + 用户的超级应用,一个是目前最强的中文 AI 大模型,当国民应用握住 AI 利剑,两者的合体或许会让 AI 普及进一步提速。
而且考虑到微信庞大的生态资源,倘若后续在使用 AI 搜索的过程中,能和 DeepSeek 问答加以融合,比如查询医疗信息时,不仅能整合权威公众号科普,还可直接跳转医院小程序预约挂号,这种智慧服务的闭环,会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总而言之,微信与 DeepSeek 的结合具备潜力,希望微信能加速覆盖,并在未来带来更多惊喜。
IT之家微信公众号回复:微信、AI
即可分别获取当前微信最新官方内部版下载和清华大学原版 DeepSeek 秘籍,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公众号,关注后发消息即可。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