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屏尽是 AI 相关新闻的当下,以三星 Galaxy AI 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在重塑着智能手机的未来版图。在这场技术变革中,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从自然语言识别,到多模态赋能,所展现出的创新成果不仅让手机进化为集感知、预测与执行于一体的超拟人助理,更是通过平台化的 AI 能力打破了传统应用边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交互方式。
AI 平台化:打破跨应用壁垒
去年,智能手机的 AI 功能还处于单一应用上的指令执行,而今,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就颠覆性的改写了这一体验。由 AI 平台化构建的跨应用执行能力,将成为一个覆盖操作系统的智能中枢。通过深度整合硬件算力与软件生态,Galaxy AI 可以跨越不同应用之间的信息阻隔,直接理解用户意图并调用多个应用完成任务。例如,当用户开启 Bixby 并说出:“帮我将今晚预定的餐厅分享到工作群并导航路线”,手机便会有逻辑的先找到日历中“今晚预定餐厅”信息,再将其转发至群组当中,最后自动开启导航。更令人惊喜的是,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应用程序,即可畅享“一语直达”的高效操作。
目前,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当中的 Bixby,已不再是传统的语音助手,而是支持多达 30 余个本地应用与 10 多个高频第三方应用的“数字管家”。借助开放式的 AI 平台,以及强大的视觉语言大模型,用户不仅可以体验到流畅的 AI 服务,还能覆盖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无论是“整理文档并发送邮件”的办公需求,还是“找出最优商品后比价下单”,Bixby 都能快速完成跨应用执行,帮助用户找到最优解。
多模态赋能:实现人机交互质的变化
如果说跨应用执行能力解决了“效率”问题,那么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具备的多模态感知能力则让人机交互方式产生了质的变化。Galaxy AI 通过融合、串联和处理文字、图片、音频等不同的数据形式,让手机从被动接受指令的“执行者”,转变为能够主动整合信息、预判需求的“协作者”,而智能生成的内容也更契合用户需求。比如,当用户用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的镜头拍摄一份外语菜单,然后使用即圈即搜功能圈选内容,AI 便将呈现翻译好的文字,甚至会预测用户的下一步操作,给出符合用户偏好的信息推荐。
在三星 Galaxy S25 系列上,不乏有类似即圈即搜的高能操作。例如,当用户想要保存精彩的视频片段时,只需激活 AI 多截图功能,手机即可预判当前操作意图,并将内容转化为 GIF 动图。新增的即时简报功能,可以通过锁屏界面推送与用户需求息息相关的有用信息,帮助用户高效管理生活。这种智能且闭环的交互方式,让手机做到理解“上下文”而非“指令”,从“千人一面”的标准化移动体验迈向“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当用户通过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用一句话下达并完成指令时,我们看到的不止是移动 AI 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更是人与数字世界关系的重构。AI 平台化与多模态能力的深度结合,消除了传统意义上应用与场景的割裂感,同时让移动体验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的本质。可以预见的是,三星 Galaxy S25 系列的出现,无疑为用户解锁了一扇通往未来之门,点亮屏幕间,每一个需求都能被精准捕捉,每一次交互都会自然流畅,而“边界”这个词,终将消失在 Galaxy AI 创造的无限可能中。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