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IT之家评测室】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评测:新一代 4K 游戏甜品卡

2025/2/20 23:12:40 来源:IT之家 作者:水水 责编:水水

自从英伟达推出 GeForce RTX 4070 Ti 显卡以来,70 Ti / Ti SUPER 就成了最适合主流玩家体验 4K 游戏的“甜品卡”,借助 DLSS 技术和架构优势,能够满足玩家的 4K 高帧游戏需求,因此也成了玩家们的心头好。

图片 35

这次的 RTX 50 系列加入了更为强大的 DLSS 4 技术,可以让光追游戏在 4K 这样的超高分辨率下实现性能飞跃。今天我们就借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测试体验,看看 DLSS 4 技术在 70 Ti 显卡上能够发挥出怎样的性能实力。

图片 37

为了发挥显卡的全部性能,本次我们搭建了如上图所示的硬件测试平台。

一、外观设计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这次采用了全新设计风格,一改金属大师系列硬朗的直角造型,将四角做成了大弧度的圆角,视觉上更加柔和。

图片 36

在配色上,“白金”二字通过纯白金属装甲外壳与银白不规则装饰纹理的搭配展现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硬核风格,又增添了一丝清新感。

金属装甲的白色和风扇略有色差,赋予视觉层次感的同时,也更显高级和霸气。3 个直径 90mm 的白色静霜风扇延续了经典的多段弯折设计,可以带来更大的风量、风压和更小风阻,扇叶数量改为了 7 叶。

图片包含 游戏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翻到显卡背板,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又设计得十分张扬,背板中间位置印又全大写的 METALTOP 标志和 GEFORCE RTX Logo。METALTOP 标志代表了影驰对于金属工艺的追求。大面积类似电路板的黑色线条,则进一步凸显了科技感。官方还在最左侧特意标出了 I/O 接口面板对应的 HDMI 接口位置,方便用户盲插。

文本, 白板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白色的游戏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片包含 室内, 桌子, 小, 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文本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尺寸方面,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三围分别是 316.5*139*50mm(含挡板),裸卡重量约 1.3kg。

图片包含 游戏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片包含 图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显卡一侧采用半包裹设计,金属外壳印有 GEFORCE RTX 和 GALAX 标志,上方散热鳍片外露,居中为反扣式 12V-2*6 供电接口,搭配独立背板开槽,便于插拔。

图片包含 游戏机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示, 工程绘图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显卡另一侧还能看到置于金手指上方的一条显卡强化支架,金手指采用了全新的 PCIe 5.0 规格。

图片包含 游戏机, 桌子, 厨房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I/O 接口面板还是一如既往的影驰风格,设计了 3 组不规则的“鳞片”开孔,接口规格则是 3 个 DP2.1b 接口 + 1 个 HDMI2.1b 接口。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配件同样给到了白色套件,包含一根 12v-2x6 转 3*8pin 的编制线材转接线,一套可拆卸的金属显卡支架。

二、技术解析

Blackwell 架构

之前我们在 RTX 5090 D 和 RTX 5080 显卡的评测中已经详细分析了新显卡的 Blackwell 架构和技术优势,简单来说加入了神经网络渲染的特性,让 Blackwell 的多单元流处理器 (SM) 具有更高的处理吞吐量;而为了满足 DLSS 多帧生成的稳定性需求,Blackwell 也支持了 Flip Metering 来代替 CPU Pacing,让 GPU 更精准管理显示时间,尽可能达到每帧的画面生成时间保持一致,从而提升游戏的流畅性。

图形用户界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第五代 Tensor 核心

第五代 Tensor 核心能够加速重新排序,并新增了对 FP4 精度模型的支持,相较于第四代 Tensor 核心上所支持的 FP8 精度模型,吞吐量提升 2 倍;相比 FP16 精度模型,FP4 的显存使用不到一半,GPU 性能的提升却高达 2 倍。正是由于第五代 Tensor 核心的加入,才让 DLSS 4 技术能够顺利支持多帧生成功能。

第四代 RT 核心

在 RT Core 方面,提升了检测光线、路径与三角形相交的效能,可以对大量几何图形细节进行光线追踪。在新一代 Blackwell 架构下光线、路径与三角形相交的检测效率为上一代的 2 倍,初代使用 RT Core 的 Turing 架构的 8 倍,并增强了压缩以减少内存占用,相比上代的显存使用率节省了 25%,光线追踪效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节提升。

配备 GDDR7 显存

除了技术上的提升,Blackwell 架构的 GPU 还搭载了 GDDR7 显存。GDDR7 采用的是 PAM3 信号编码机制,与 GDDR6 和 GDDR6X 有所区别。PAM3 每两周期的数据传输为 3 位,相比 GDDR6 和 GDDR6X 更省电,带宽也进一步提升,速度高达 30Gbps。

RTX 5070 Ti 规格

具体到产品规格上,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基于最新一代 GB203-300 核心和 TSMC 4N 架构制程工艺打造,包含 8960 个 CUDA 核心、1406 个 Tensor 核心、133 个光追核心。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核心频率工作范围是 2300MHz-2497MHz,显存方面升级为 256-bit 显存位宽的 16GB GDDR7 规格,带宽来到了 896GB/s。TDP 功耗为 300W,相比上代 RTX 4070 Ti 增加了 15W。

三、理论跑分

图片 1

先看烤机,我们用这套配置搭配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进行 20 分钟的单烤甜甜圈,GPU 的核心温度稳定在 66.8℃左右,GPU 功耗为 285W,工作频率保持在 2560MHz 左右。

图片 31

单烤甜甜圈 20 分钟后,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功耗稳定在 300W,GPU 核心温度 69.2℃,工作频率温度在 2600MHz 左右,两者差别不大,主要是烤机功耗上相差了 15W。

图片 32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网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 3DMark Time Spy DX12 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分达到了 27813 分,对比 RTX 4070 Ti SUPER 的 23715 分,提升幅度约 17.2%。

图片 33

图片 8

在 3D Mark Time Spy Extreme DX12 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得分达到了 13598 分,对比 RTX 4070 Ti SUPER 的 11776 分,提升幅度约 15.4%。

图片 34

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 3DMark Portal Royal 实时光追测试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综合分为 18990 分,对比 RTX 4070 Ti SUPER 的 15697 分,提升幅度达到了 20.9%。

上面 3 项测试结果表面,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较于 RTX 4070 Ti SUPER 的理论图形性能提升幅度在 15%-20%,而 RTX 4070 Ti SUPER 相比 RTX 4070 Ti 平均提升约 6% 左右,所以相比上代显卡的提升幅度在 20% 以上。

四、游戏实测

由于 DLSS 4 技术是 RTX 50 系显卡的独占,所以游戏测试部分依旧分未支持 DLSS 4 的游戏和支持 DLSS 4 的游戏两部分。

1、《CS2》

图片 2

首先是 2 款在线竞技游戏,在《CS2》中: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58 帧,1% Low 帧 99 帧,平均延迟 11ms;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17 帧,1% Low 帧 89 帧,平均延迟 13ms;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8.8%,1% Low 帧提升 12.3%,平均延迟降低 18.2%。

图片 6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447 帧,1% Low 帧 162 帧,平均延迟 8ms;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404 帧,1% Low 帧 151 帧,平均延迟 10ms;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0.6%,1% Low 帧提升 7.2%,平均延迟降低 25%。

2、《永劫无间》

图片 1

《永劫无间》这款游戏一直都非常积极于 DLSS 技术的适配,NVIDIA 官方还透露后续将与这款游戏合作,推出 NVIDIA ACE 技术的 AI 队友更新,经过实测: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35 帧,1% Low 帧 89 帧,平均延迟 32ms;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08 帧,1% Low 帧 51 帧,平均延迟 41ms;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5%,1% Low 帧提升 74.5%,平均延迟降低 22%。

图片 4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05 帧,1% Low 帧 129 帧,平均延迟 23ms;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质量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68 帧,1% Low 帧 108 帧,平均延迟 29ms;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2%,1% Low 帧提升 19.5%,平均延迟降低 21%。

3、《无限暖暖》

图片 6

《无限暖暖》作为一款上市不到半年的端游,目前在游戏性能上可优化的空间还很大,这款游戏目前也支持了光线追踪和 DLSS,经过实测: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极致画质 + 开启光追 + DLSS 抗锯齿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98 帧,1% Low 帧 84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极致画质 + 开启光追 + DLSS 抗锯齿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87 帧,1% Low 帧 75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2.6%,1% Low 帧提升 12%。

图片 7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极致画质 + 开启光追 + DLSS 抗锯齿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43 帧,1% Low 帧 107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极致画质 + 开启光追 + DLSS 抗锯齿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29 帧,1% Low 帧 101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0.8%,1% Low 帧提升 5.9%。

4、《古墓丽影: 暗影》

图片 9

《古墓丽影:暗影》只支持初版 DLSS,可以看作是传统光栅游戏的代表,经过实测: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27 帧,1% Low 帧 108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11 帧,1% Low 帧 98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4.4%,1% Low 帧提升 10.2%。

图片 10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36 帧,1% Low 帧 170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04 帧,1% Low 帧 152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5.6%,1% Low 帧提升 11.8%。

5、《极限竞速:地平线 5》

图片 11

《极限竞速:地平线 5》也是游戏测试的常客了,游戏的优化较为出色,经过实测: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39 帧,1% Low 帧 112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22 帧,1% Low 帧 101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3.9%,1% Low 帧提升 10.8%。

图片 12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94 帧,1% Low 帧 155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极端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53 帧,1% Low 帧 130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26.7%,1% Low 帧提升 19.2%。

6、《鸣潮》

图片 31

开放世界冒险游戏《鸣潮》最近也支持了 DLSS 帧生成功能,原本锁 60 帧的游戏只需在设置菜单中开启 NVIDIA DLSS、插帧和超级分辨率的选项,即可解锁 4K 分辨率 + 高帧游戏体验。

图片 16

图片 17

我们分别测试了关闭与开启光追下的帧数表现:

  •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3 质量档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07 帧,1% Low 帧 82 帧;

  • 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 + DLSS 3 质量档 + 高档光追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71 帧,1% Low 帧 70 帧;

可以看到,无论是否开启光追,《鸣潮》在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下都能达到平均 160 帧以上的帧数表现,平均延迟也被控制在 15ms 左右,游戏体验非常舒适。虽然开启光追后游戏平均帧数下降了 36 帧,但 1% Low 帧反而控制得更好。

7、《黑神话:悟空》

图片 18

在“众生平等”代表之作《黑神话:悟空》中,开启全景光追后的显卡压力非常大。经过实测:

  • RTX 5070 Ti 在 4K 分辨率 + 影视级画质 + 50% 超采样分辨率 + 高全景光追 + 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76 帧,1% Low 帧 48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4K 分辨率 + 影视级画质 + 50% 超采样分辨率 + 高全景光追 + 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66 帧,1% Low 帧 42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比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5.1%,1% Low 帧提升 14.2%。

图片 19

  • RTX 5070 Ti 在 2K 分辨率 + 影视级画质 + 50% 超采样分辨率 + 高全景光追 + 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14 帧,1% Low 帧 64 帧;

  • RTX 4070 Ti SUPER 在 2K 分辨率 + 影视级画质 + 50% 超采样分辨率 + 高全景光追 + 帧生成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02 帧,1% Low 帧 59 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较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默频)的平均帧数提升约 11.7%,1% Low 帧提升 8.4%。

在常规游戏测试环节,无论是 2K 还是 4K 分辨率,无论是否开启光追和 DLSS,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相较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的游戏性能基本都有 10%-20% 的提升,这个成绩已经可以媲美 RTX 4080 SUPER 的性能表现了。

五、DLSS 4 游戏体验

RTX 50 系显卡新增的 DLSS 4 技术在 DLSS 3 的技术上,新增了全新的多帧生成技术,结合第五代 Tensor 核心的强大性能,利用 AI 为每个渲染帧生成至多 3 个额外帧,从而大幅提升游戏的 FPS 水平。

DLSS 4 配合全套 DLSS 技术,包括光线重建、超分辨率以及 DLAA 等功能,最多可实现传统图像渲染的 8 倍帧率。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多帧生成技术还可配合 NVIDIA Reflex 低延迟技术保持较低的游戏延迟,让游戏的操作和响应影响很小。Blackwell 显示引擎也在 DLSS 4 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其像素处理能力,让游戏在更高分辨率和刷新率下满足 DLSS 4 技术的要求,最高可提升 1 倍的像素处理能力。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DLSS 4 技术还带来了模型架构的重大升级,DLSS 光线重建、DLSS 超分辨率和 DLAA 特性均由首个实时 Transformer 模型驱动,并用来提升生成像素的质量,它支持通过自注意力操作评估整个帧几多个帧中每个像素的重要程度,更好理解场景关系,让生成的像素具有更好稳定性、更少的伪影、更丰富的运动细节和平滑边缘。

网站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官方表示,目前已有超过 75 款支持 DLSS 帧生成技术的游戏和应用可在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上升级至 DLSS 多帧生成技术,不少主流 3A 大作也已于 50 系显卡正式发售后更新了 DLSS 4 多帧生成功能的支持,包括《心灵杀手 2》、《夺宝奇兵:古老之圈》、《黑神话:悟空》、《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寂静岭 2:重制版》等热门作品。

图片 21

图片 20

《赛博朋克:2077》作为首批支持 DLSS 4 技术最完善的游戏之一,如果在 4K 分辨率下开启光追,但不开启 DLSS 和帧生成选项,那么:

  • 在 4K 分辨率超级光追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29 帧;

  • 在 4K 分辨率超速光追画质下,游戏平均帧数为 14 帧;

这样的表现基本就告别游戏体验了,可见这款游戏在 4K 分辨率 + 光线追踪设置下,对于显卡物理图形性能的压力非常大。

图片 22

即使选择 4K 分辨率 + 超级画质,不开光追和 DLSS,游戏平均帧数也才 59 帧,属于勉强及格的水平。

图片 23

图片 24

图片 25

不过,当我们开启 DLSS Multi Frame Generation(DLSS 多帧生成)选项后,游戏帧数的表现瞬间就不一样了。我们依次在 4K 分辨率 + 超级光追画质 + DLSS 质量设置下,选择 2x、3x 和 4x 多帧生成,运行游戏基准测试,分别得到了 120 帧、167 帧和 206 帧的游戏平均帧数,相比不开 DLSS 时的 29 帧,提升幅度分别达到了 4.1 倍,5.7 倍和 7.1 倍,真的相当恐怖,顶着 4K 分辨率 + 最高画质,几乎可以跑满 4K / 160Hz 显示器规格的《赛博朋克:2077》,便是 DLSS 4 技术的实力。

穿黑色衣服的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接着,我们再来看下另一款支持 DLSS 4 的游戏《心灵杀手 2》表现如何。游戏在 4K 分辨率 + 原生最高画质下,平均帧数也只有 39 帧,相比《赛博朋克:2077》的压力可谓是更胜一筹。另外,大家注意此时的游戏平均延迟是 66ms。

穿黑色衣服的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穿黑色衣服的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而在开启了 Ultra 等级的光追和路径光追下,除了帧数表现非常不给力外,高达 123ms 和 203ms 的游戏平均延迟,游戏体验注定好不了。

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穿黑色衣服的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人站在草地上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而在游戏中开启 DLSS 4 的多帧生成选项后,4K 分辨率 + 路径光追下,2x、3x 和 4x 多帧生成时的游戏平均帧数分别提升到了 73 帧、104 帧和 133 帧,相比不开启 DLSS 时的游戏平均帧数提升幅度分别为 5.2 倍,7.4 倍和 9.5 倍,1% Low 帧也都过了 60 帧的及格线,足见 DLSS 4 的强悍实力。

与此同时,虽然在开启 DLSS 4 后,游戏延迟没有恢复到原生最高画质的 66ms 左右,依旧要高出至少 14ms,但每级多帧生成倍数下游戏平均延迟只增加了 4ms。

电视萤幕的截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那么多帧生成会影响画质吗?通俗点说就是会不会令画面变得更糊?为此我们也在《心灵杀手 2》中同一个场景截取了 3 种不同画质设置的游戏画面,分别是:

  • 4K 原生画质 + 路径光追;

  • 4K 最高画质 + DLSS 性能档(1080P 渲染)+4x 帧生成

  • 4K 最高画质 + DLAA(4K 渲染)+4x 帧生成

然后通过 NVIDIA ICAT 工具进行比较,在不放大的情况下 3 者根本看不出区别,所以我们挑选了 3 处细节进行放大对比。

电脑萤幕的截图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首先是警员手臂衣服上的 FBI 标志,左侧和右侧分别是 DLAA(4K 渲染)和原生 4K 画质,中间是 DLSS 性能(1080P 渲染),经过放大可以看到中间图片的 FB 文字更糊一点,但左右基本看不出清晰度上的区别。

电视萤幕画面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电脑萤幕画面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同样在警员的波浪卷发以及身旁右侧的树叶上也能看出中间的画面更糊一点,左右两边的图片却难以发现差距。

也就是说对于物理渲染分辨率上的天然鸿沟,DLSS 技术肯定是无法完全弥补画质差距的,但只要保持和原生画质相同的分辨率(即开启 DLAA),画面清晰度和细节几乎没有区别,更别说我们这种“盯帧式”比较有点吹毛求疵,正常游戏无论是 DLSS 性能档(1080P 渲染)还是 DLAA(4K 渲染)都不会有糊成一片,锯齿满满这种明显问题,所以最主要的还是看游戏适配,在乎画质的小伙伴直接开启 DLAA 就好了。

六、创意生产

生产力方面,IT之家实测了 UL Procyon 的图像视频剪辑、以及 AI 文本撰写等性能。

图片 27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 UL Procyon 的视频剪辑性能测试项目中,GPU 加速,得益于 Blackwell 架构升级的第九代 NVENC 编码器和 NVDEC 解码器,其在 H.264/ H.265 4:2:2 编码的 8 位和 10 位视频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经过实测:

  •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得分 62657 分;

  •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得分 55763 分;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视频编辑性能相较 RTX 4070 Ti SUPER 提升约 12.3%。

图片 28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在 UL Procyon AI 推理性能测试项目中的 Microsoft Windows ML 版本测试中:

  •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得分 1340 分;

  •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得分 1230 分;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 Microsoft Windows ML 版本 AI 推理性能提升相较 RTX 4070 Ti SUPER 约 8.9%。

图形用户界面, 网站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图片 29

在侧重建模和渲染性能的 blender Benchmark 4.3.0 版本基准测试中:

  •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 3 个场景分别拿到了 3611 分、1959 分、1911 分;

  • 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的 3 个场景分别拿到了 3503 分,1712 分、1800 分;

在 Blender 基准测试的 3 场景渲染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渲染性能相较 RTX 4070 Ti SUPER 提升分别约为 3%、14.4%、6.1%。

七、总结

综合来看,本次 RTX 5070 Ti 的游戏性能非常符合 4K 游戏甜品卡的定位,它相较于 RTX 4070 Ti SUPER 显卡的提升幅度约 10%-30%,游戏性能可以媲美 RTX 4080 SUPER,更有 DLSS 4 技术加持所带来的成倍性能提升,可以说是专门为 PC 玩家所准备的。

同时,DLSS 4 技术的成功也奠定了未来显卡性能的升级方向,即只渲染关键帧,过渡帧可通过 AI 补帧来填充,以最佳的性能表现呈现给玩家;光追游戏的开发者也能更好施展拳脚,优化更加轻松,RTX 5070 Ti 也是一张适合“战未来”的显卡。

图片 30

而在设计上,影驰 GeForce RTX 5070 Ti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显卡的颜值没得说,纯白外壳 + 无光污染 + 圆角设计,相信会成为不少纯色系装机玩家心目中的“白月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软媒手机APP应用 魔方 最会买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