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 23 日,比亚迪王朝网再添重磅车型 —— 秦 L EV 正式上市。这款定位“智美中级纯电轿车”的新品,不仅延续了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强势表现,更以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方案”的配置,将智能驾驶的门槛进一步下探至 12 万-15 万元主流市场。而隐藏在这套智驾系统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正是地平线专为国民车市场打造的征程 6M 计算方案。这场合作,既是一次技术普惠的行业突破,更揭示了智能驾驶从技术竞赛迈向生态效率竞争的关键转折。
地平线 + 比亚迪:撕开智驾普惠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比亚迪智驾技术普惠战略的代表车型,比亚迪秦 L EV 通过 "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系统" 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规模化落地,推动技术下沉,加速行业智驾标配进程。天神之眼 C 依托地平线征程 6M 的算力底座,实现了包括高快领航、智能泊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功能。这套系统以 29 枚传感器(含三目前视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构建 360° 感知网络,通过征程 6M 的 128TOPS 算力与 BPU 纳什架构,将算法效率提升至毫秒级响应。
此前,第二代元 PLUS、海豹 05 DM-i 等车型已凭借征程 6M 的“越级性能 + 极致成本”,将高速领航辅助功能打入 10 万级市场。地平线征程 6M 采用 SiP 技术,以模组化最小系统为核心,缩短了上车开发周期,加速车型的量产效率。其采用的 BPU 纳什架构能以更低的算力消耗,支持感知,预测、决策和规控。而地平线开放的开发工具链,让比亚迪能够高效复用既有算法框架,仅需车型功能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这种“性能不打折、成本砍一刀”的策略,更是直接推动了秦 L EV 在 15 万级市场的降维打击。
全栈自研困局 vs 生态协作破局:效率为王
比亚迪在选择地平线这一战略决策上,也颇具行业代表性。当特斯拉 FSD 入华引发“鲶鱼效应”,倒逼中国车企重新审视技术路径时,比亚迪的选择就足见其高瞻远瞩:与其孤注一掷押注全栈自研,不如依托本土供应链构建“全栈可控”的协作模式。这种战略转向的背后,是智能驾驶产业底层逻辑的深刻变迁 —— 当技术代差被快速抹平,量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争夺市场话语权的核心变量。
这种“敏捷开发”逻辑,恰好回应了当下车企的核心焦虑:如何在高阶智驾功能迭代速度指数级提升的背景下,以最低成本实现技术落地。据测算,若主机厂从零自研智驾系统,仅算法团队的年均人力成本就超亿元,且需承担 3-5 年的研发周期风险。而地平线的全栈可控的供应商合作模式,则让车企得以将资源聚焦于用户体验优化,而非底层技术攻坚。所以,当全民智驾浪潮到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广汽等多家车企相继公布智驾平权战略,均配置搭载基于地平线征程 6 的方案,使地平线成为了车企推动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反观全栈自研路线,其局限性在窗口期收窄的当下暴露无遗。缺乏数据积累的车企,往往在自研上会陷入“算法迭代速度落后头部玩家 → 用户使用频率低 → 数据采集量不足 → 算法优化滞后”的恶性循环,而且因为缺乏大规模量产经验,需要额外的技术和方案验证成本,更增加了量产交付周期。
从爆款绑定到生态重构:地平线定义智驾平权新范式
秦 L EV 的上市,不仅是比亚迪产品矩阵的扩张,更是地平线开启“爆款年”的关键一环。地平线征程 6 系列作为业内首个唯一满足全阶智能驾驶量产的系列计算方案,从 10TOPS 到 560TOPS 的算力范围,都能灵活满足从高级辅助驾驶到全场景智能驾驶的差异化量产需求,这种梯度化布局,恰好契合主机厂“高端树品牌、中端走销量、低端抢份额”的产品策略。
目前,地平线征程 6 系列已获得超 20 家车企及品牌的平台化量产合作,覆盖覆盖头部自主车企、国际知名车企、头部新势力车企、合资车企等。自 2025 年起,地平线征程 6 系列将赋能超 100 款中高阶智驾车型的量产上市,包含多款市场爆款及销量榜榜首车型,预计 2025 年征程 6 系列整体出货量将超 100 万。而随着征程 6 系列的量产交付,地平线智驾方案累积出货量也将在 2025 年正式跨越 1000 万量产大关,地平线将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品牌。
更深层的行业影响在于,地平线正通过“技术标准化”推动智驾生态的重构。其开放的 BPU 架构与工具链,使车企能够基于统一的计算底座开发差异化功能。此外,地平线已与全球 40 余家车企合作,累计出货超 700 万套智驾方案,这种大规模量产经验使其在成本控制和量产落地方面更具话语权。
所以,当秦 L EV 以 12 万元级价格将高阶智驾推向大众市场,其意义早已超越单一车型的成功。这场由地平线与比亚迪共同主导的“效率革命”,揭示了一个更宏大的产业趋势:智能驾驶的终极竞争,并非算法或算力的单点突破,而是生态协同能力的系统较量。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