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31 日消息,据中国科大 3 月 27 日官方披露消息,该校翁建平团队发现抗疟疾药物减肥新功效。
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功能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部分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6 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方案特别指出“发挥中医药对体重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最新研究表明,一种传统抗疟疾药物常山碱的衍生物 —— 常山酮(Halofuginone),或许能带来肥胖治疗新选择。
2025 年 3 月 27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翁建平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John R Speakman 院士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发表了题为《The clinical antiprotozoal drug halofuginone promotes weight loss by elevating GDF15 and FGF21》的研究论文。
研究人员在前期小鼠实验中意外发现常山酮可以安全减重,进一步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动物模型(DIO)中研究其减重作用。研究发现:常山酮可通过增加生长分化因子 15(GDF15)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FGF21)来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从而有效降低体重并改善代谢健康。
GDF15 被称为“厌食因子”,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 GFRAL 受体,减少食物摄入,从而达到减重目的。
FGF21 作为肝脏分泌的核心代谢激素,能够促进能量消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调节代谢。
常山酮的作用机制正是通过提高内源性 GDF15 和 FGF21 的水平,从而双管齐下地减少食欲并增加能量消耗,达到显著的体重管理效果。与 GDF15 和 FGF21 重组蛋白药物相比,通过小分子药物上调 GDF15 和 FGF21 的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患者顺应性。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示:常山酮通过整合应激反应上调 GDF15 和 FGF21 的表达与分泌。分别敲除 GDF15 和 FGF21 可以部分抵消常山酮介导的减重作用。常山酮作为 EPRS1 特异性的药理性抑制剂发挥作用,不具备 EPRS1 抑制活性的 MAZ 阴性化合物则没有减重效果,也不具备上调 GDF15 和 FGF21 的能力,提示 EPRS1 可能是常山酮减重的直接分子靶标。
上述结果表明,常山酮及其化学衍生物有望成为治疗肥胖的潜在新药,为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患者带来福音。目前,研究团队关于常山酮治疗代谢性疾病及其泛血管并发症的两项专利已获得授权(批准号:CN114288300B 和 CN114469956B)。
尽管动物实验结果令人兴奋,但常山酮在人体试验中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可以考虑与止吐药联合使用得以克服。未来,临床试验将重点验证其疗效,并探索更精准的靶向给药方式,以确保其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疗效。
IT之家附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t3142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