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7 日消息,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ashU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利用体内的生物钟来精准地为炎症性疾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这一创新方法被称为“时序遗传学”(chronogenetics),其研究成果于 2 月 7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因体内抗感染蛋白水平的变化而出现炎症发作。这些蛋白水平在一天中的波动是由我们正常的 24 小时昼夜节律信号所决定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骨科外科米尔德里德・B・西蒙研究教授法尔希德・古利克(Farshid Guilak)领导的团队开发出一种特殊的干细胞植入物,该植入物携带一个人工合成的基因回路(gene circuit),当生物钟信号启动时,该基因回路会被激活并释放抗炎药物。
这种治疗性植入物由经过基因改造并整合到软骨支架中的干细胞构成,这些植入物在小鼠模型中成功地每天在炎症达到高峰之前自动向患有关节炎的小鼠提供抗炎药物,有效治疗炎症发作长达一个月。此外,这些植入的基因开关还具有适应性:当小鼠的睡眠时间表从白天睡觉改为夜间睡觉时,细胞能够迅速重新同步到新的昼夜节律模式。
据IT之家了解,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身体日常节律引发的疼痛性炎症可能发生在凌晨 3 点,这使得患者很难有效治疗自己的症状。如果这种时序遗传学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人类,那么它将在最佳的昼夜节律时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古利克教授已为这项研究中开发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他同时也是 Cytex Therapeutics Inc. 的员工和股东,该公司正在开发用于治疗用途的基于软骨的结构,这些结构在本研究中被使用。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