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微核芯的 RISC-V 哲学:打造无限可能的“万能积木”

2025/4/8 16:14:58 来源:之家网站 作者:- 责编:-

2021 年 6 月,首届 RISC-V 中国峰会上,中科院大学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公布了国产开源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核心 —— 香山,其以“湖”来命名架构代号,第一版“雁栖湖”于 2021 年 7 月投片,第二版“南湖架构”于 2023 年 11 月投片,第三版“昆明湖”目前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开发。

作为全球首个高性能开源 RISC-V 处理器项目,香山的代码和设计文档完全公开,迅速吸引了国内外开发者、企业和高校参与协作,尽管其定位为科研项目,但它的高性能设计已经为未来商业应用(如服务器、边缘计算)奠定了基础。

在这颗 RISC-V 处理器核的研发背后,除了大部分人熟知的中科院计算所,还少不了当时仅成立一年有余的北京微核芯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年轻的企业,依托创始团队在处理器领域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不仅为香山处理器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更为国产处理器核的开源生态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龙芯到自主创业

对于微核芯的团队而言,香山只是他们多年技术积累后的一次厚积薄发。

据了解,从 2000 年代初期开始,微核芯团队就在中科院计算所参与 "龙芯 CPU" 的研发,历经龙芯 1、2、3 号等多个处理器及 SoC 芯片的迭代,进入 2010 年代,团队在通用处理器架构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不仅共同承担了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课题,还负责了“华睿”系列多款超高性能 + 先进工艺多核处理器 + 片上网络与 NOC 全流程研发、量产并实际列装。

二十多年的研发历程,使得微核芯团队在高端 CPU 领域建立起了坚实的竞争优势,而选择 RISC-V 这条新赛道,则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的一次大胆突破。

“我们的选择源于对未来计算架构的深刻洞察,”微核芯总经理郇丹丹在交流中表示,“传统的 X86 和 ARM 生态掌握了产业标准,用户只能围绕既有架构进行适配,而无法根据具体应用进行优化,导致成本、功耗和电路冗余较高。”

“目前行业已经进入云原生和 AI 大模型时代,市场迫切需要一个高度定制化、场景化的计算解决方案,而 RISC-V 的开源可扩展特性,让企业能在开放生态的基础上实现模块化定制,非常契合高性能计算领域。”她说到。

在微核芯团队的构想中,突破传统的封闭式 CPU 发展模式已成为核心使命。他们致力于将曾经高不可攀的高性能 CPU 技术与实际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以开放、灵活的创新模式,为各个产业领域注入技术活力,开辟一条更加开放、共享的处理器技术发展新征程。

押注高性能计算

但 RISC-V 架构在香山公布之前,大部分应用仍然集中在 AIoT 等低性能领域,为什么微核芯执着于高性能计算领域呢?

“低端 AIoT 市场是一个红海,竞争激烈且受指令集影响有限,X86、ARM、PowerPC、Sparc 等都能生存。”郇丹丹给出了答案,“RISC-V 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必须伴随数据中心等高性能计算场景的发展。”

她指出,历史上,X86 因 PC 市场而崛起,ARM 凭借智能手机腾飞,RISC-V 同样需要一个契机,而服务器和 AI 计算正是这样的机会。目前微核芯正专注于服务器高端芯片,并已具备高性能 RISC-V CPU 的完整研发能力,包括高性能 CPU 核、NoC 多核互连及 SoC 架构的自研,实现了 CPU 控制流与 AI 数据流的高效协同。

在讨论 RISC-V 生态的商业化落地时,郇丹丹阐述了微核芯独特的市场进入策略:选择从行业应用市场切入,而非直接挑战更为复杂的桌面及公有云领域。“桌面 PC、移动通信和公有云市场生态要求极高,而行业应用市场的生态门槛相对较低,软件生态相对简单,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从容地进行生态建设。”

据了解,目前微核芯已经与多家互联网巨头和数据处理器(DPU)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重点聚焦于存储服务器和 DPU 领域。这一策略颇为审慎:先在特定行业场景中精耕细作,待生态逐步成熟后,再逐步向更广阔的市场纵深推进。

“定制化和性价比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郇丹丹认为,与传统通用处理器主要依赖 "软件加速" 不同,RISC-V 可以在指令集、微架构、高速互连、SoC 框架及软件优化等多个层面实现 "硬件加速",从而显著提升系统性能。

事实上,目前中国正在迎来 RISC-V 发展的关键机遇,供应链受限倒逼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提升芯片设计和实现能力,而微核芯瞄准的高性能计算,确保了 RISC-V 能够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以最低成本实现系统需求,并在特定领域获得性能突破,让更可靠的 RISC-V,飞入国内企业的怀抱中。

基于开源,超越开源

值得关注的是,香山处理器核成为了 RISC-V 性能的重要标杆,但它也激发了关于开源与商业价值的深入讨论。对此,微核芯研发副总赵继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开源只是起点,商业价值在于深度定制。" 赵继业明确表示,开源处理器核本身并不等同于商业产品。标准 IP 难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复杂应用需求,RISC-V 的真正竞争力在于其可定制的特性 —— 能够精准对接行业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微核芯可以提供硬件、软件和系统这三方面定制化服务:

硬件层面,微核芯可针对项目需求优化指令集,删减或增补指令;调整处理器微架构,对性能冗余的模块进行缩减或优化关键功能单元;优化 SoC 框架,包括总线架构、外围接口等,确保系统性能与资源配置的最佳平衡。

软件层面,微核芯支持基础软件调整,包括修改汇编器、编译器和操作系统,以适配新增指令或微架构优化,同时提供针对特定应用的函数库开发;对中间件进行相应优化;应用软件优化则主要由用户承担。

系统层面,微核芯提供性能分析工具,包括软件仿真、仿真加速器和 FPGA 平台,结合用户提供的测试场景进行评估。此外,我们能根据供应链情况进行成本预估,分析工艺平台、工艺库规格,并评估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以获取主频、面积、功耗和良率等关键指标。

在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定制化内容上,微核芯可针对不同应用领域,提供定义数据流指令、在 SoC 框架内集成数据流加速器 IP、基于处理器框架加入数据流协处理器这三个层次的定制方案,以满足各类计算需求。

“芯片定制不是技术炫技,而是解决实际问题。”他强调,传统芯片开发往往陷入“技术为技术服务”的怪圈,而微核芯则是扮演了一位出色的 "技术翻译"。对于大多数难以理解芯片架构的企业用户,团队采取了近乎 "逐字逐句" 的需求解析,通过深入应用场景核提炼关键指标,最终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蓝图。

他以微核芯技术团队与中电 14 所合作的相控阵雷达芯片为例,面对落后一两代的工艺平台,微核芯没有被限制,反而视为创新的契机,通过专用向量指令与高性能函数库的结合,定向优化处理器微架构,最终实现了在落后一两代工艺平台上达成超越国外芯片 2 倍以上性能的高难度目标,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现,更是一种“弱势逆袭”的精神写照。

“标准 IP 就像是现成的西装,看起来不错,但未必完全合身。”赵继业用这个生动的比喻阐述微核芯的技术理念。在他看来,开源只是提供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而在其基础上,为每一个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完美解决他们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超越了开源。

星辰大海般的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仅是许多人所关注的服务器领域,微核芯所研发的高性能处理器平台,设计之初就是一个可灵活适配多领域的技术平台,从人形机器人到边缘服务器,从工业控制到汽车电子,丰富的应用方向意味着无穷的潜力。

“RISC-V 就像是一块具有无限潜能的‘万能积木’。”微核芯总经理郇丹丹这样形象地描述公司对 RISC-V 技术的理解,在她看来,RISC-V 与 AI 一样,本身并非一个封闭的市场,而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技术底座,单独存在时可能价值有限,但当与具体应用深度融合,就能迸发出惊人的创新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度战略投资、九合创投、斯道资本、图灵创投等顶尖资本的鼎力支持下,微核芯成功构建起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的双向驱动力,为未来跨界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 RISC-V 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微核芯研发副总赵继业充满信心。他坚信,这一开放架构将比 ARM 和 X86 走得更快、走得更远,在新兴科技发展中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

"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选择," 他微笑着说,"这是一种重新定义技术生态的方式。"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关键词:业界动态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软媒手机APP应用 魔方 最会买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