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11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今日消息,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发生器实验室实现我国首次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应用冷阴极电子枪“太空级”3D 打印。
报道称,一台两米见方的 3D 打印机制造了一件精密钛合金结构件,该设备有望成为我国“太空制造”中的加工利器。
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团队先后攻克电源负载阻抗匹配难、束流功率小等难题,研发出寿命长、功率大的冷阴极电子枪,并成功应用于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报道提到,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台基于冷阴极电子枪的 3D 打印设备,在地面可实现 1000 工作小时以上的稳定熔丝成形。在此基础上,团队又攻克了小型化、轻量化难题,最终研制出“太空级”冷阴极电子枪 3D 打印原理样机,体积仅有地面 3D 打印设备的四分之一,有利于大幅节约发射成本。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获悉,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制造院”)始建于 1957 年,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单位,是专门从事航空材料、制造工艺、专用装备等基础、应用技术和工程转化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我国新型飞机、发动机、导弹等航空装备研制和航空工厂的技术改造提供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