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手机一定要会拍 RAW 格式照片,来看一组对比图,差距很大!》
现在的手机都支持 RAW 格式的照片,部分手机还支持 ultra RAW 或 super RAW。
想要深度玩转手机摄影,务必要掌握 RAW 格式的拍摄技巧。
👉什么是 RAW 格式?
RAW 和 jpg 是摄影中两种常见的图像格式。
RAW 是相机记录的原始图像,未经过太多处理,保留了大量信息。
jpg 是相机记录下原始图像后,再进行降噪、锐化、曝光调整等一系列处理后,扔掉冗余信息后输出的照片。
相机对 jpg 的处理程度较轻,手机对 jpg 的处理程度较重。
👉为什么我拍摄了 RAW,看着和 jpg 一模一样?
当你在手机相册直接查看时,其实手机默认把 raw 转换成 jpg 显示了。所以你看到的是 raw 转换成 jpg 的样子,自然就和 jpg 格式一样了。
但是你在电脑上用 ps 等支持 raw 的软件查看图像,就能看到 RAW 的原貌,这时候 raw 和 jpg 就不一样了。
手机 raw 与 jpg 对比
使用了当前某品牌主打摄影的 ultra 型号手机。
分别在明亮与弱光且大光比环境下拍摄。
尝试了大传感器的主摄和小传感器的长焦拍摄。
1、 宽容度对比
raw 照片色彩暗淡,缺少对比度。这是因为照片未做太多调整。
jpg 照片由于经过了预处理,比如提亮阴影、降低高光、HDR 处理。所以整体更加通透,色彩也好看。
调整曝光对比
我们用 ps 降低高光,看看能恢复多少细节。
再来看长焦拍摄的照片,原图不是特别过曝,降低高光后的对比:
raw 照片降低曝光后,在这种程度的过曝下,居然能够恢复一些细节。
jpg 照片降低曝光后,仍然是一片白色,没有任何细节。因为 jpg 经过机内处理后,已经扔掉了一部分信息,没法修回来了。
2、 噪点对比
①在明亮环境拍摄,放大查看局部。
②在弱光环境拍摄,放大查看局部。
③弱光环境,用传感器尺寸更小的长焦镜头拍摄。
经过测试对比,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无论是主摄还是副摄,raw 和 jpg 的噪点均可以忽略不记。
在光线不足的地方,raw 照片噪点更多,传感器尺寸小的副摄噪点特别多,而 jpg 经过了机内降噪算法处理,噪点非常少。
3、 细节对比
①在明亮的环境用主摄拍摄。
②在明亮的环境用长焦拍摄。
③在夜晚弱光的环境用主摄拍摄。
④在夜晚弱光的环境用长焦拍摄。
RAW 照片未做降噪处理,所以 RAW 照片的细节得以保留,看着更加真实、细腻。
jpg 照片手机会自动降噪,抹除噪点的同时,也抹除了太多细节,看起来细节不够丰富,有轻微的涂抹感。为了重回找回细节,还会锐化,因此 jpg 照片看着有比较重的锐化痕迹。
4、修图后的对比
①在噪点不多的明亮环境拍摄。
②在噪点较多的夜间环境拍摄。
主要用 ps 做了降噪与锐化处理,人工可以控制降噪力度。相比之下,手机处理 jpg 的算法降噪力度比较猛,容易出现涂抹感。
在明亮环境下,人工处理能得到更加细腻的表现。在夜间环境下,人工处理的细节稍微高一点点,但是噪点也更多,不得不佩服,手机在夜间的算法还是很厉害的。
总结一下:
RAW 照片整体偏灰,但是宽容度更高,适合大幅度调整曝光。jpg 调整了曝光和色彩,直出更加好看,但是不适合后期再次修图。
RAW 照片未做太多降噪和锐化,保留了更加真实的细节。但是在弱光环境下噪点也会更多,其中传感器尺寸越小噪点越明显。jpg 的噪点很少,但是容易出现涂抹感,丢失细节轮廓。
RAW 照片需要用专业软件(如 ps)修图后才能使用,比较考验修图功底。jpg 适合直出。
小技巧
如果你对自己修的 raw 不满意,可以直接在手机相册打开 raw,点一下“编辑”,然后啥也不用动,再直接点保存,就能得到一张 jpg 照片了,而且这和手机直接拍的 jpg 没有区别。
当然,有些手机在拍摄 raw 时,也会自动导出一张 jpg 照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摄影研修社(ID:shoujiPhotography)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