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酒仙桥论坛 | 北电数智“AI 工厂”正式投运,加速驶向新质生产力快车道

2025/4/18 14:55:25 来源:之家网站 作者:- 责编:-

首届酒仙桥论坛,6 天 11 场分论坛“AI 马拉松”持续热跑中,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生态发展和数智未来”,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共议 AI 黄金发展期的机遇与挑战,搭建务实对话桥梁,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4 月 16 日,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迎来 2025 酒仙桥论坛的首场专场论坛 ——AIDC 创新驱动生产力新变革专场。会上,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宣布正式投运,这座定位为城市 AI 基础设施底座的智算中心,将为 AI 应用场景拓展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全新体验。

来自科研界、投资界、产业界的多方代表齐聚现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任沈庆飞、科智咨询合伙人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专家委员张福林等出席会议,各位嘉宾围绕 AIDC 如何引领产业智能化转型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讨如何打造城市 AI 基础设施底座,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创新升级。

破局产业应用卡点痛点,“AI 工厂”提供发展新路径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迭代演进,驱动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但产业升级仍面临多重挑战:高端 AI 芯片受人掣肘,模型应用场景碎片化制约商业化进程,高价值数据存在“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卡点。

技术红利与供给约束的剧烈碰撞倒逼算力与芯片需求呈指数级攀升,对城市级智算中心在算力资源调度弹性部署、国产化应用、模型适配、数据可信服务等关键层面提出迫切挑战。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传统 IDC 算力仓库模式的数据中心面临“承载力”和“适配力”的双重瓶颈,行业迫切需要以新架构、新范式支撑 AI 应用的规模化演进。加快建设能提供大规模智能算力、精细化算力服务、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和工具服务的 AIDC,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应对当前共同挑战的关键举措,更是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佳选择。

北电数智总经理阚冬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我国在算力基建、大模型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已经临近 AI 改变世界的边际爆发点。依托区域产业禀赋打造差异化 AI 基础设施底座,打通“科技创新链”和“产业发展链”,通过“场景需求反哺 AI 核心要素建设和优化”的双向穿透机制,正成为各地突破创新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北电数智总经理阚冬开场致辞

人工智能发展不仅是算法本身技术路线的迭代,更需要算力和云计算技术体系系统变革的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表示大模型的准确率较此前已有较大飞跃,大模型下半场需发展高效推理与应用场景结合,结合行业信息减少幻觉出现;此外,大模型需要云计算体系提升推理加速能力,加强分布式算力互联网的调度能力,提高大模型生产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发表主旨演讲

尽管算力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智算产业仍面临生态粗放、协同不足的初级阶段挑战。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科智咨询合伙人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专家委员张福林认为,产业链各方在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应锚定一体化智算生态服务与精细化产业分工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资源与能力来选定发展模式,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他也特别强调,DeepSeek 等开源模型所具备的“算法优化 + 成本降低 + 技术普惠”特性将加速 AI 落地进程。从长期来看,这对智算产业发展极为有利。

科智咨询合伙人张福林发表主旨演讲

而针对数据中心智算升级的新路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任沈庆飞在演讲中表示,未来随着算力差异化需求增长,算力中心的改造需求将不断增加。而升级改造的路径上有四大压力,一是高密度智算中心会对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提出挑战,二是负载动态冲击的挑战,三是低碳和高效的挑战,四是不同地域的数据中心之间要做差异化的投入。他认为在确保空间、承载能力以及能效优化等基础保障的前提下,还应当重点关注 AI 赋能的有效落实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达成。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任沈庆飞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聚焦“DeepSeek 浪潮下未来智算中心发展方向”,中国 IDC 圈副总裁刘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任沈庆飞、浪潮信息北京区副总经理杜怀亮、北电数智首席营销官杨震,共同围绕 DeepSeek 等 AI 新热点对行业的冲击、未来智算中心发展方向及传统数据中心的转型策略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针对企业长期竞争力构建分别提出建议。

中国 IDC 圈副总裁刘源、北电数智首席营销官杨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任沈庆飞、浪潮信息北京区副总经理杜怀亮(从左至右)圆桌讨论

在交流中,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未来智算形态将迎来两极分化,一端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智算服务商,另一端是仅提供裸金属服务器等基础服务的服务商。面对智算中心的演进终局,杜怀亮预判具备更广阔生态圈优势的智算服务商将逐渐占据主导市场。在这场技术演进与产业需求的双向奔赴中,持续迭代的生态运营能力正成为衡量智算中心价值的新标尺。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正式投运,智算中心发展进入新阶段

会上,北电数智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张江虹和首席营销官杨震正式宣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全面投产运行。作为“星火・智算”品牌的标杆项目,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这一面向未来打造的“AI 工厂”正式按下启动键,标志着北电数智在 AIDC 建设领域率先打造了具备协同高效的全链条运营范式的“样板间”。

DeepSeek 热潮加速 AI 技术降本、技术平权,驱动算力与芯片需求激增,也催生城市级 AI 算力需求增长。中国智能算力市场将迈向以精益化运营为特点的新发展阶段,智算中心需要从传统“成本中心”变为“AI 生产力中心”,以全面的综合运营能力,实现资源、能力与场景的闭环。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率先实践这一转型理念。作为北京市“三个 100”重点项目,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是 "1 个 AI 底座 + 2 大产业平台" 这一创新发展模式下打造的旗舰级“AI 工厂”。

北电数智首席营销官杨震认为算力经济的本质是新质生产力经济,而智算中心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牵引优势产业数智转型的关键数字化基建。智算中心不仅要有 AI 底座的运营能力,也要有场景、产业甚或生态的运营能力,坚持“一地一策”、“一业一策”。

在盘活智算中心,推进智算中心转化为“AI 生产力中心”的过程中,需坚持“一地一策”,按照“一个算力底座、N 个产业平台”的思路,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经济和地方特色,针对性设计运营方案,对在地产业赋能,以“先引入后培育”生态策略构建新兴产业。不同产业 AI 化难点不一,如对 AI 认知不足,不知道从哪些场景开始、如何利用开源资源;缺少应用级 AI 人才,缺少既懂 AI、又懂业务的人才帮助 AI 应用落地;成本受限制,受过去数字转型大系统、大投资收效有限影响,企业对 AI 转型投入变得谨慎;数据壁垒,“知识库”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行业数据、公共数据获取难。北电数智坚持“一业一策”,针对不同行业,基于产业与企业特色,提供定制化的行业策略及解决方案,以业务价值为导向推动 AI 赋能。

北电数智首席营销官杨震发表主旨演讲

在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北电数智通过千 P 级“AI 工厂”数字基建,在聚合生态资源、推动产业协同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服务各类产业场景的智能化需求,让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切实为产业发展赋能。

在这场持续六天的“AI 马拉松”中,首场 AIDC 创新驱动生产力新变革专场明确了以新型智算中心为支点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产业创新升级的现实路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的正式投运,作为一种未来范式的落地样本,将致力于推动技术、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加速协同进化。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文章

关键词:业界动态

软媒旗下网站: IT之家 最会买 - 返利返现优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软媒旗下软件: 软媒手机APP应用 魔方 最会买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