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5 日至 27 日,国内教育装备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行业盛会 —— 第 85 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盛大召开。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装备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展示行业前沿产品与创新教育行业解决方案。这其中,作为深耕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领军品牌,华为擎云携其自主创新台式机华为擎云 W525x 及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精彩亮相,再次引发行业的广泛关注。
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全面覆盖教育场景,助力教育产业链智慧升级
华为擎云深度洞察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成为本届展会另一大亮点。该方案涵盖教学、实训、考试、学考、守护等多个环节,适配普教、高教、职教等不同教育群体,凭借全面场景覆盖、全链路贯通、灵活产品组合与规模化落地优势,有力推动了教育产业链的智慧升级。
以教学场景为例,擎云智慧教育 - 计算机教室配备了华为擎云自主创新台式机,支持内置超过 50 种授课工具,如广播教学、视频播放、行为管控、分组讨论等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跨领域学习以及人机学习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同时,台式机搭载分布式桌面云,借助网络同传和运维分析系统,运维人员可对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管理与维护,极大地提升了机房管理和维护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
擎云智慧教育-智慧课堂则以华为擎云商用平板为核心,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例如课前,能够分发预习知识点;课中,通过多形态数字化教学,改变传统课堂讲授模式,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趣味课堂氛围,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擎云智慧教育-AI 自习室的引入更是亮点,依托 AI 技术与端云协同能力,精准洞察学生学情,快速定位知识薄弱点,据此推送针对性教学资源,助力学生高效复习、巩固知识。后续通过复测持续追踪学生对薄弱知识点的掌握进度,确保知识点扎实掌握。这一过程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更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人机协作学习的能力,全方位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但传统教育信息化装备在实际应用中,“不适用、不常用、不好用”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华为擎云与合作伙伴携手打造的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构建起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研新生态,为教育行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智能化服务。
凭借对教育全场景的深度覆盖,擎云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正全力推动教育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为教育现代化发展开辟新路径。
华为擎云 W525x:为教育场景量身打造,实力由内而外
在此次展会上,华为擎云 W525x 台式机备受瞩目。这款专门为教育市场打造的产品,凭借流畅性能、教育预装和可靠品质三大显著特点,为师生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授课环境。
硬件上,华为擎云 W525x 实现了 2D 性能 60% 的提升与 3D 性能 300% 的飞跃,搭载低功耗 LPDDR5 四通道技术,确保大软件与文件处理的高效运行。结合自研的“智能加速算法”,应用启用速度提升 15%,文件处理效率增加 20%,即使在多任务场景下也能游刃有余,为教学流畅性提供坚实保障。不仅如此,华为擎云 W525x 还预装了教育版操作系统,集成便捷运维与绿色安全上网功能,实现开机即用、无忧服务。同时,系统内置的教育特色套件满足了多样化教学需求,极大提升了教学便利性与效率。
对于教师和运维人员,该系统可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和教学资源访问数据,借助可视化技术,以图表、报表形式直观呈现,为教学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座位视图、人机定位、行为管控策略、桌面督导巡课、远程协助和图文消息等功能,有效规范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行为。
在品质上,华为擎云 W525x 小巧机箱设计适应各种教学环境,I 级低噪营造安静学习空间,整机更是通过了 100 万小时 MTBF 认证,关键部件历经严格测试,确保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故障风险。
除了教育行业终端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展会期间华为擎云还公布了鸿蒙生态建设成果,目前鸿蒙已经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数字底座,2024 年鸿蒙品牌认知度达到了 92%,鸿蒙操作系统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鸿蒙正在携手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加速培养鸿蒙人才,全国数千政企内部办公应用加速上线,鸿蒙生态进入全面冲刺时期。
结语
自成立以来,华为擎云始终秉持品质可靠、自主创新、开放共创、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度洞察教育行业需求与痛点。从教师备授课解决方案的一站式备课服务、课件跨设备一键传输,到智慧课堂的个性化、智能化学习环境构建;从计算机教室的集中管理、批量部署降低运维成本,再到诸如 AI 学习机、鸿蒙实训室、理化生实验考场一体化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华为擎云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在各个方面均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和价值。
此次华为擎云亮相第 85 届教装展,无疑再一次向行业展示了擎云力量,而在教育装备研发创新的道路上,这股擎云力量,也正为教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